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吴珊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27日
在上周五中概股大跌,好未来一天下跌70.76%之后,7月26日,A股教育板块也全线下挫,包括豆神教育、凯文教育、昂立教育、学大教育、中公教育等在内的8只教育股均以跌停价报收。
那么,这一轮教育股的“杀”劲来自哪里呢?笔者认为,教育板块近期大跌主要是以下多方面综合因素影响所至。
首先,教育培训监管政策有了明显的改变。也就是说,教培的政策环境与以前相比,有了实质性的变动与变化。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意见),对于学科类培训机构严禁资本化运作提出明确要求,教育行业面临“组合拳”的重击。
其次,行业受到监管部门多轮处罚,整顿迹象显现。
消费需求日益旺盛,教育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在这个过程中,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是不断爆出,虚假宣传、诱骗消费、违规招生、收费奇高、不实评价等已经成为行业常态,甚至还出现各种爆雷、跑路等情况,不少消费者利益受损。各种行业乱象、违法违规行为也让行业声誉及生态体系面临危机。
进入2021年,北京、上海、河南、山西等地对校外机构进行了多轮检查和处罚。4月份起,多家教育企业开始频频收到高额罚单。
除了上述影响因素外,教育股“杀”劲还与成熟投资者的撤离关系密切。
二季度,基金对4只教育股进行了清仓操作,截至二季度末,仅重仓持有4只教育股,其中对两家公司股份进行减持操作。不少基金经理都指出,教育行业一直都在高估值、高杠杆运行,如果预期不能兑现,跌幅可能是“腰斩”级别。
数据显示,截至7月26日收盘,全部A股平均市盈率为19.83倍,而24家教育类上市公司剔除市盈率为负值的9家估值不合理公司外,有10家公司最新市盈率高于这一数值,即行业中近八成的公司估值高于A股平均水平。
众所周知,盈利能力不及预期,估值却仍处高位,同时具备这两种特征的股票,对投资者来说本身风险就过大。
据不完全统计,在A股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中含有教育及教育相关产业的公司中,有10家公司披露2021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其中“预减”、“续亏”类公司达到5家,占比达到半数,与目前A股上市公司逾七成预喜率有明显差距。
种种迹象表明,教育股的市场价值远高于内在价值已被认知,价值回归之力已令教育股股价掉头向下,不少个股在26日以前,月内跌幅就超过了10%,此次与群体情绪之力双重叠加,畸形发展的情况有望得到快速更正,并对投资逻辑形成巨大颠覆。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