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朱宝琛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16日
海关总署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6月份,我国外贸进出口3.29万亿元,同比增长22%,自2020年6月起连续13个月实现同比正增长。今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8.07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7.1%。
在笔者看来,我国外贸进出口稳中向好、再创佳绩的背后,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新业态新模式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这些活力充沛、形态多样的新业态新模式,将会成为我国外贸发展的有生力量,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这从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意见》中可以找到答案:到2025年,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更为完善,营商环境更为优化,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产业价值链水平进一步提升,对外贸和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而更为长远的目标是,到2035年,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水平位居创新型国家前列。
目标已定,如何实现?
首先,要进一步推动跨境电商发展,促进外贸转型升级。
跨境电商是当前发展速度最快、潜力最大、带动作用最强的外贸新业态。数据显示,2015年以来,国务院分5批设立了105家跨境电商综试区,基本覆盖全国,形成了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发展格局。同时,跨境电商规模5年增长了近10倍。
这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比如政策的持续支撑、市场主体的积极探索、疫情的影响等。但是,跨境电商的发展空间还很大,未来全球还有更多的蓝海市场有待开拓。所以,这就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持,为跨境电商的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措施,让其成为外贸转型升级的新渠道和高质量发展的新抓手。
其次,要进一步推进各类新模式新业态之间的融合。
《关于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意见》围绕跨境电商、市场采购、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保税维修、离岸贸易、海外仓等六种新业态新模式提出了多重支持举措。笔者认为,要让它们之间更好地融合,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一方面相关部门要推出、完善更多的支持政策,构建更为合理、多样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多角度、全方位地营造良好的环境,为新模式新业态的融合创造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另一方面,外贸企业要积极适应新的形势,抓住机遇,加强合作,合理配置、整合、提升各种渠道资源,用好各类平台,与各方更快地融合。
政策东风劲吹,我国外贸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时机。在发展过程中涌现出的新业态新模式,必然会成为我国外贸发展的有生力量。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