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吴晓璐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07日
金融委会议“点题”金融领域重点问题
7月6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以下简称金融委)召开第五十三次会议,研究未来一段时期金融领域的重点问题,部署深化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工作。其中,会议提及“建设中国特色资本市场”。
市场人士认为,当前,我国经济稳中向好。此次金融委会议做出的部署,均为当前金融领域亟需推进的改革工作。改革的终极目标则是发挥金融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当期,中国特色资本市场正在逐步形成,要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推进全市场注册制改革和高水平对外开放仍是未来一段时间主要任务。
金融领域改革
需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金融委会议强调,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要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强对金融领域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针对性的问题研究。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复苏。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1年第二季度例会指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稳中加固、稳中向好,但国内外环境依然复杂严峻。要加强国内外经济形势的研判分析,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防范外部冲击,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搞好跨周期政策设计,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0年以来,中国及时有效地防控住了疫情,领先全球主要经济体实现经济正增长,为全球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做出巨大贡献。从各项经济指标来看,目前,我国经济从快速恢复期进入平稳恢复期,下一步需要为经济复苏注入新的动力,进一步稳固经济复苏的势头。”中钢经济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胡麒牧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因此,在这个时间点召开的金融委第五十三次会议,既是要推动未来一段时期的金融体制改革,也是要进一步发挥金融对实体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稳中向好,实现了疫后的强劲复苏。其中,出口出现较快增长,消费逐步恢复,在营商环境不断好转的背景下,下半年投资有望显著提速。”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资本市场的供给侧改革,需要优化投资端制度和结构,实现市场主体的高质量发展。加强金融领域重要问题讨论,不仅需要监管机构和中介机构的建言,也需要投资者、学术界等献策。
中国特色资本市场
正在逐步形成
在具体举措上,金融委会议提出,要围绕建立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完善金融监管体系,深化金融机构改革,优化金融组织结构,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健全金融风险防控处置机制,发展普惠金融、绿色金融、数字金融,建设中国特色资本市场,促进金融、科技、产业良性循环等重大课题,加大研究力度,增强政策储备。
“我国资本市场总体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投资者结构、上市公司结构、法治诚信环境等与成熟市场差异较大,需要我们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立足我国国情市情,不断强化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的时代性和适应性,逐步构建形成既遵循国际市场惯例又具有中国特色的资本市场制度体系。”去年10月份召开的2020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曾对中国特色的资本市场制度体系进行阐述。
易会满同时提出,加强基础制度建设必须牢牢把握服务实体经济和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根本宗旨,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方向,坚持整体设计、突出重点、问题导向的原则,聚焦解决体制机制性障碍,加快构建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体系,不断提升我国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
“中国资本市场的特色特征在于戮力服务实体经济,提倡投资者利益保护,鼓励科技创新和创业创新。”田利辉表示,当前,中国特色资本市场正在逐步形成。建设中国特色资本市场不仅需要自上而下的政策引领,而且需要自下而上的投资者参与。慢牛格局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有效路径,也是科技创新和创业创新持续得到资本支持的重要前提,还是长期有力服务实体经济的必要基础。
胡麒牧表示,从会议提出的举措来看,一个很突出特点就是充分体现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方面的政策导向性,通过构建中国特色的资本市场,引导金融资源向绿色发展、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等领域倾斜,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双碳”目标的实现。
近年来,资本市场把支持科技创新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促进创新资本形成、激发企业家精神、健全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截至7月6日,注册制维度下,科创板和创业板上市企业累计达455家,IPO融资合计4975.18亿元。新三板精选层企业达56家,公开发行募资合计138.39亿元。
“通过注册制改革,资本市场畅通了企业通过公开市场获得资本或投资的梗阻,促进金融、科技、产业良性循环。高水平对外开放既可以为科技、实体经济循环注入更多资本,也有助于引进科学技术。故而,推进全市场注册制改革和高水平对外开放仍是未来一段时间资本市场发展的主要工作。”田利辉表示。
此外,深化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工作也是此次金融委会议部署的重要工作,会议指出,要继续加以推进。要坚持依法合规,完善规则制度,一行一策,从增量改革入手,渐进式、分步骤推进存量业务改革,实现业务分类管理分账核算,有序提高透明度,强化资本约束,加强风险管理,健全激励机制,压实机构主体责任,更好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在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国家战略方面的重要作用。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