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赣州政经 >> 正文内容

大建设强投入 赣州水利工程建设迈进“春天里”

来源:赣州晚报    作者:周善汉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22日

大建设 强投入

赣州水利迈进“春天里”

  随着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下发,水话题逐渐变得热闹。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与水利相关的话题也成了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热点之一。今天是“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的第一天,赣州的水资源保护、开发情况如何?晚报记者进行了采访。

  现状 水资源总体丰富 水质量基本良好

  “赣州地处章江、贡江、赣江、东江源区源头,属于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赣州市水利局水政资源科科长肖建标告诉记者,赣州河溪密布,集水面积在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028条,河流密度每平方公里0.42公里。水系主要属赣江水系,南部有部分属珠江水系,古城赣州也因此被称为“千里赣江第一城”。

  据了解,赣州年平均降雨量为1601毫米,年平均水资源总量约335.7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为3827立方米,能够保持长期的正常供给。肖建标说,赣州水资源供给之所以能长期保持正常,已经建成的水利工程发挥着重要作用。据统计,目前全市现已建成大中小型水库1008座,总库容33亿立方米;建有塘坝工程83147座,蓄水量2.61亿立方米,这些设施的建成,形成了点面结合、网状相连、大小配套、覆盖面广的格局。

  不过,赣州水资源现状并不乐观,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急剧增加,资源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开始在部分地方显现。目前,全市的水质状态基本良好,去年全年的水质监测结果显示,全市水质状况优良率达到47.1%。此外,对赣州中心城区的主要供水厂赣州第一自来水厂和第二自来水厂的监测显示,合格率均为100%。

  发展 大手笔投入资金 稳应对自然灾害

  据介绍,我市水资源和水质能够得到有效保障,与我市多年来的水利工程建设投入有着密切联系。

  “十一五”期间,我市水利系统投入市以上建设资金18.57亿元,对现有大中型病险水库全部实施了除险加固,共完成417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其中包括大型水库3座,中型水库20座,小型水库118座,微小型水库276座。同时,全市还投入了4.32亿元资金用于城市防洪建设,建成县城以上防洪堤47.37公里。

  大手笔的资金投入,惠及民众的同时也为赣州抵御各种自然灾害创造了良好条件。2006年至2010年间,我市经历了至少5次以上特大暴雨:其中有2006年的上犹7·26山洪;2007年于都6·2山洪;2008年寻乌7·30山洪;2009年7·3大余山洪;2010年定南5·7群发性地质灾害,这些水利建设成功应对了21座水库电站出现的险情,防御了20次台风和热带风暴的袭击,转移危险区群众61.95万人,减灾经济效益达33.83亿元。

  走向 惠民生以人为本 大建设安全为先

  据水利部门专家介绍,“十二五”期间,我市将着力解决农村居民228.12万人和农村师生49.3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增和恢复有效灌溉面积44万亩,改善灌溉面积89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56万亩;全市万元GDP耗水量比2010年下降20%,万元工业增加值耗水量比2010年下降3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65%以上;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2以上;全市江河主要监控断面Ⅲ类水以上超过85%,全市重要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其他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85%以上,初步建成与经济发展和自然条件相协调的水利保障体系。

  有专家测算,未来10年,全国的水利投资将超过4万亿元,这意味着未来10年,每年的资金投入将比2010年高一倍。虽然具体到赣州的数字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未来五年,赣州必将迈入水利建设的“春天里”。(记者周善汉)

分享:

来源:赣州晚报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