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不改 愿把一切献给党
来源:赣州金融网 作者:赣州银行吉安分行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23日
今天兄长在家庭微信群里告知,等下父亲单位的领导会过来给父亲颁发奖章。我疑惑的问啥奖章?兄长回复说,“在党五十年”纪念章。中午时分,哥哥将父亲身穿白色衬衣,佩戴红色奖章,满脸微笑的照片发在群里。霎时,群里一片祝福声,大家都为这位老共产党员骄傲。
晚上和父亲视频,多年未唱歌的父亲举起装着奖章的盒子唱起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个场面瞬间让我感动得热泪盈眶。这是一个党员发自内心的感受及真实的情感表达。父亲让我看上面的字,只见中间有“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几个大字。我大声念给父亲听后,父亲兴奋地说:“看,下面还有几个字。”因父亲年事已高,不是很熟悉微信视频的用法,他手持奖章盒子没有完全对到摄像头,在我的反复指引下,好不容易才将下面几个字对准,“中共中央,哇,原来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授予您的奖章!”我兴奋地对父亲说。父亲面带羞涩又无比自豪地说:“是呀,感谢共产党还记得我,我也是恰逢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才能获此殊荣”。“爸爸,您获此殊荣也是实至名归呀,您算一下,您是六十七年党龄的老党员了,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是的,实至名归!父亲出生在1934年,是一个旧社会没落地主家庭,到了祖父那辈因为爱赌博加上持家无方,一家六口吃完上顿没有下顿,祖父母在父亲七岁那年就撒手人寰。父亲跟随他祖母生活了三年,实在是因为困难,被送到别人家学徒。名为学徒实际是师傅家的长工,小小年纪就要承担师傅家所有家务活,还经常吃不饱穿不暖。父亲十六岁那年,家乡遂川得以解放。虽然解放了,但县城百废待兴,父亲毅然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中。父亲小时候只念过三年私熟,所认识的字完全不能胜任工作。参加工作后,父亲夜以继日、如饥似渴地认字、学习。最初从县委一名小小收发员做起,因为从小受尽欺凌,父亲特别珍惜那份工作,工作中特别卖力尽心,兢兢业业,小小年纪便兼任几份工作,多次被评为县级、市级和省级劳动模范,分别参加过市里、省里劳动模范大会。领导看在眼里,极力推荐父亲加入中国共产党,所以父亲在1954年不到二十周岁时就正式加入了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入党后,父亲工作更加积极主动,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布尔什维克。
父母结婚后,母亲当时在遂川县劳动大学学习。时间进入三年困难时期,党和国家号召城市人口回到农村生活,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积极响应号召,毅然采取行动,将母亲送回农村老家。从此,家庭的轴心回到了农村。到了1963年开始,全国各地广泛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父亲被长期派在边远的山区做社会教育工作,常常是几个月才能回家一次。那时,没有车子,100多里路全靠双腿走路,每次下乡,被褥衣服都背在身上徒步前行。当时母亲一人在农村要参加生产劳动,又要拉扯着孩子确实不易。由于上级领导的信任,父亲随后不断调入新单位,先后由县委调入了县卫生局、人民银行、工商银行、新成立的建设银行,直至退休。
退休后的父亲,户口迁回到了农村。村党支部经常会通知开会,虽然有八十多岁的高龄了,父亲每次开会都自己要求要到场。我们有时劝他,天气不好,就不要去开会。父亲不同意,说怎么行呢,村里发回来党建之类的书籍,父亲总是很认真地阅读,并仔细地摘录笔记。常常开完会回来,父亲就会欣慰地和我们分享,又有多少年青人宣誓入党,要为老百姓办实事,感概国家建设发展很有希望。在父亲的带领下,家里大部分的孩子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组织,家里被评为光荣党员家庭。
几十年的风雨人生路,父亲也由一个能随时收拾包袱、一路奔跑赶往出差目的地的小后生,变成了一个耄耋老人。他经常念叨,是中国共产党改变了他的命运。今年喜逢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父亲说,我是从旧社会走过来的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成长。如果还有可能,还能回到从前,我还是愿意以我的青春奉献给党。现在祖国越来越强大了,我也切实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祝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也祝愿我们的中国共产党路越走越长,越走越宽,越来越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