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深度视野 >> 正文内容

发改委:将多批次投放储备促大宗商品降价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18日

6月17日,国家发改委举行6月份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孟玮针对近期多个热点话题作出回应。

 

在应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方面,她介绍,通过一系列举措,从目前情况看,市场投机炒作开始降温,部分大宗商品,比如铁矿石、钢材、铜等商品价格出现了不同程度回落。今后一段时间,将会同有关方面,视市场变化,适时开展多批次投放,促进价格回归合理区间。在南方地区供电形势方面,她披露,进入6月份以来,南方区域供需偏紧情况大为好转。广东6月5日起没有再安排有序用电,云南有序用电规模逐步下降。

 

部分大宗商品价格回落

 

近一段时间以来,国内一些大宗商品价格明显上涨,引发社会普遍关注。

 

如何应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孟玮回应,近几个月来,部分大宗商品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涨幅明显偏离供需基本面,超出了恢复性上涨的合理范围。对这种现象,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迅速行动,多措并举,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是加强供需双向调节,比如,落实提高部分钢铁产品出口关税等政策,督促重点煤炭企业在确保安全前提下增产增供,抑制“两高”项目盲目上马,开展钢铁去产能“回头看”检查等。

 

二是开展大宗商品市场监管,联合调研市场交易情况,约谈重点行业企业及协会,调查核实涉嫌操纵市场、哄抬价格问题有关线索,督促有关市场主体守法合规经营,近日还会同市场监管总局、证监会建立了期现货市场联动监管定期会商机制。

 

三是纾解市场主体生产经营困难,特别是加大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帮扶政策落实力度。

 

孟玮指出,通过一系列举措,从目前情况看,市场投机炒作开始降温,部分大宗商品,比如铁矿石、钢材、铜等商品价格出现了不同程度回落。

 

孟玮还专门介绍,此前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布公告称,即将组织投放铜、铝、锌国家储备。此次投放面向中下游加工制造企业,实行公开竞价,在参与条件方面尽可能向中小企业倾斜。她强调,今后一段时间,还将会同有关方面,视市场变化,适时开展多批次投放,及时增加市场供应,缓解企业成本压力,促进价格回归合理区间。

 

她介绍说,为切实保障重要民生商品市场供应和价格平稳,近日,国家发改委会同相关部门出台了《关于完善重要民生商品价格调控机制的意见》,印发了《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并召开视频会议对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作出全面部署。

 

“这一系列组合拳,注重长效机制建设,直面突出问题解决,有利于大宗商品保供稳价,防止价格上涨对民生领域带来影响。”孟玮表示,下一步,要抓好各项重点任务落实,特别是要密切监测市场和价格变化,多渠道开源节流促进供需保持动态平衡,加大期现货市场监管力度,维护市场正常秩序。同时,着力抓好民生商品价格调控政策的组织落实,建立健全相关机制,提升价格调控能力和水平,保障民生商品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

 

南方用电紧张有望缓解

 

对于近期南方一些地区用电紧张的问题,孟玮在发布会上作出回应。

 

据介绍,5月中旬开始,广东、云南出现电力供需紧张情况,主要原因有3个方面:一是工业生产快速恢复,拉动了用电增长。1~5月,南方电网区域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23.2%,比全国平均增速高5.5个百分点。

 

二是高温天气出现,进一步增加了用电负荷。5月份广东最高气温达到36℃,较往年同期偏高5℃。5月22日,广东统调最高负荷需求达1.33亿千瓦,比历史最高负荷高出600万千瓦;三是来水偏枯偏晚,造成水电发电不足。与此同时,叠加云南电煤运输采购困难、火电开机不到一半、迎峰度夏前机组检修等因素,导致供应能力进一步受限。

 

如何应对?孟玮列举了五方面举措,一是协调国家电网满送支援,高峰时段超月度计划增送100万千瓦电力支援广东;二是全力挖掘网内省间资源调剂能力,安排云南、贵州按照最大能力支援广东;三是加大补贴力度增加电煤和燃气供给,云南大幅提高补贴标准,广东暂停执行气电电价下浮;四是多措并举提高机组顶峰发电能力,优化设备检修安排,加强设备运行维护管理,合理安排电力系统备用水平;五是严格实施工业有序用电切实保障民生需求等措施,督促完善有序用电预案,严格落实“保民生、保公用、保重点”的要求,确保民生用电需求不受影响。

 

孟玮指出,这些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进入6月份以来,南方区域供需偏紧情况大为好转。随着汛期到来水电出力增加,南方区域用电紧张局面有望进一步得到缓解。

分享: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责任编辑:无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