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藏品寻初心
农业银行退休干部胡建东的红色收藏路
来源:赣州金融网 作者:谢文军 胡慧秀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16日
“我是瑞金人,从小在瑞金这片土地长大,血液里流淌的红色基因不能忘!”今年64岁的胡建东,业余收藏苏区时期藏品近30年,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红色藏品藏家。
江西省瑞金市是“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就诞生在这里,因此被党史专家誉为“瑞金建政,翻天覆地”。
1977年参加工作的胡建东,是农业银行赣州分行的一名退休干部。在金融服务“三农”第一线摸爬滚打几十年的他,却有着和常人不太一样的爱好:红色收藏。在他的家中,收藏着数百件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的红色历史票证。
谈起收藏的初衷,胡建东说,“因为从小耳濡目染红色文化,又在银行工作,第一次接触到苏维埃共和国时期的钱币和票证,才知道苏区有这么多东西,当时中央苏区的历史资料还不多,我意识到,作为本地人应该把关于苏区的这些东西,保存起来,传承下去”。
一念起则行动生,胡建东便开始了近30年的收藏。
“收藏是从1992年开始的,一开始收藏的是苏维埃的钱币,包括纸币、硬币,后面又开始收集各类票证……”收藏初期,求物心切的胡建东经常一看到满意的东西,往往会倾囊而出,囊中羞涩是常有的事。
在胡建东的收藏里,除了有苏维埃时期的各种钱币,以及股票、税票、米票、借谷票、经济公债、战争公债等各类票证,还有红军信件、书报和通行证、分田证、残废证等等,其中不乏稀有珍贵藏品。
在这些带着历史印记的“活文物”中,苏区时期初版的《共产党宣言》,是胡建东认为最为珍贵也最有意义的藏品之一。这本长19厘米、宽13厘米、只有56页的小册子,纸张泛黄,老化严重,却印制精美、风格独具,显得格外地厚重,细捧在手,仿佛一下子就把人们拉回到那个艰苦卓绝的峥嵘岁月。
“这本书是石印加铅印的合印版,由苏区时期红十二军军政治部翻印。它的封面设计非常独特,较以往的马列头像不同,是一个农民壮汉奋力出拳击破压在头顶上大山的图象,书的最后一页描绘的是一个太阳、两个仙鹤悠闲的场景,二幅图相互呼应,都有鲜明的象征意义。”拿起书介绍时,胡建东目光炯炯、小心翼翼。
“有时历史会随着时间而褪色,而这些票、证、书,每一件就是一个故事,就是一段历史。拿着实物讲历史比讲解员讲的,会更生动更具体,细节更饱满更丰富。”胡建东说到。
不断丰富的收藏,让胡建东这个有着42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越发从中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伟大和初心使命,感受到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和奉献精神。
“这些藏品对我个人来讲影响很大,中国共产党那股坚韧不拔的精神,老一辈共产党人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在胡建东看来,这是一笔十分难得却有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并不遗余力地将其融入到本职工作中。
据介绍,胡建东第二次任农业银行瑞金市支行行长时,面对的是一个业务发展缓慢、排名靠后的状况。为此,胡建东以身作则,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行动做表率,带领大家一起内抓管理、外拓市场、支持地方、服务客户。
“我在会议室里挂了一幅字,‘让我们的激情燃烧起来’,就是要把这种干事创业的劲头传递给大家。”正是有了这种努力工作的激情,胡建东任支行行长的第一年就扭转了乾坤,在赣州市20个支行业务综合考评中进入前五,第二年开始一直到他从领导岗位退下来时,支行一直保持前三的好成绩。而胡建东本人也多次被省市分行和市县政府评为“优秀领导干部”和“优秀党务工作者”。
胡建东的红色藏品不仅在工作中感染和激励着他,在生活上也感染和激励着他的后代。“我的两个孩子原本是不怎么关心这些,对这方面的知识几乎空白,后来我把这些东西晒出来、讲给他们听,他们收获很大,觉得很有意义。”
有一次,胡建东6岁的孙女在看《开国大典》这部电视剧时,突然问他:“爷爷,你是共产党员吗?”这让胡建东很惊讶。他马上便从网上找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简易钢琴曲,让小孙女学习弹奏,他认为红色文化要从小培养。
对胡建东来讲,红色藏品不仅仅是一个物件,更是反映着一段历史,只有了解它们背后的故事,才能真正领悟其中的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和历史文化。
一票一故事,一证一文章。三十载收藏之路,数百件红色藏品,见证的是胡建东对红色收藏经久不衰的爱,更是对党对祖国对家乡矢志不渝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