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大湾区,共谋大发展。5月24日至27日,赣州市党政代表团赴广东学习考察。短短三天,奔波深圳、东莞、广州三地,置身改革开放前沿,感受高质量发展律动,共商合作发展大计。
“赣州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是江西省域副中心城市,支持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对于赣州市党政代表团的到来,广东方面高度重视。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马兴瑞百忙之中,专门抽出时间与江西省委常委、赣州市委书记吴忠琼,市委副书记、市长许南吉等座谈交流。
采岭南之石,琢南赣之玉。这是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到任后组织的首次外出学习考察活动,这是一个由有关市领导及县(市、区)、市直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组成的高规格、大规模代表团。这既是一次解放思想之旅,也是一次学习取经之旅,还是一次交流合作之旅。
代表团一路看、一路议、一路思考、一路交流,所到之处,扑面而来的是珠江暖风和南海热潮,还有生机勃发的科研园区、实力雄厚的产业集群、美轮美奂的城市建设。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广东人民敢为人先、勇闯新路的进取精神,求真务实、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在代表团中掀起一轮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冲击波。
借得南风弄大潮。大家纷纷表示,通过学习考察,开阔了思路,找准了差距,搅动了思想,进一步增强了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更加坚定了全面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信心和决心。
这是一次解放思想之旅
解放思想是总开关。此次学习考察的粤港澳大湾区三市是中国改革开放前沿,一路走来,给代表团一行以极大震撼。
深圳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地,也是思想解放的最前沿。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与“试验田”,深圳凭着一种“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以思想破冰引领改革突围,实现了由一座落后的边陲小镇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历史性跨越,成为广东改革开放进程中独领风骚的缩影。
新时代走在前列,新征程勇当尖兵。代表团首先来到南山区前海国际会议中心,参观“从先行先试到先行示范——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展览”。40多年来,深圳始终高举改革大旗,领创新风气之先,解放思想永无止境在这里得到生动诠释。
“一码管理、一门集中、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号连通、一证申办、一库共享、一体运行”,深圳探索建立“大政务服务”工作机制,就是解放思想的生动实践。在深圳、东莞、广州等地,代表团接触到的政府官员、企业家和基层民众,都从不同层面和角度体现了强烈的市场观念、现代意识和开放理念,都体现出了对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干事创业的激情。
处处感受改革,时时谋求学习。在展厅、在工厂,在查看图片资料、在观看视频影音……甚至在用餐席间,学改革前沿发展理念的激情始终澎湃不已。正如代表团成员所说:“这些辉煌成就极大振奋了我们的发展信心,广东的昨天,就是我们的今天;通过努力,广东的今天,就会是我们的明天!”
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行动。“在营商环境上,感觉我们的思想观念更新不足,部门间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灵活度还不够。”市行政审批局局长刘洪梅表示,要简化审批环节,提升审批效率,尤其要在数据融合、集成审批等方面改革走在全省前列。
思想解放,才能看得远、谋得深。大家纷纷表示,要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学习他们眼睛亮、见事早、行动快,看准了就干,干就干到底,引领全市不断掀起解放思想的热潮。
这是一次学习取经之旅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急先锋,2020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1万亿元,连续32年位居全国第一。近年来,广东持之以恒实施“1+1+9”工作部署,加快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此次学习考察,既是为了增进友谊,又是为了学习先进的发展理念思路、工作作风、方式方法。取经,是代表团此行主要目的之一。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创新引领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是深穗莞三座城市的显著特色。
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聚焦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开放平台建设等工作,代表团来到深圳福田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东莞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广州科学城、广州实验室等地考察。在这些地方,发展浪潮滚滚、人才基础雄厚、企业创新活力迸发,“创新创业”成为发展之魂。他们谋划发展的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推进工作的市场理念和现代意识,锐意创新的力度之大和机制之活,让代表团一行深感震撼。“聚焦‘科技创新’去考察,是一次学习取经之旅。” 市科技局党组书记谢定强表示,通过实地感受改革前沿的先进理念,达到了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目的。赣州科技创新要实现突破,必须在融入中接轨,在改革中优化,努力建设区域性创新高地。
在深化改革开放过程中,当地依托科技实力实施创新驱动,丰富成果转化运用,让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成为优势与骄傲。代表团深入创维集团有限公司、华为终端总部、广州明珞汽车装备有限公司、金域医学检验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细细探寻企业的成功理念。市工信局局长梁丁盛认为,政府服务意识强,创新环境就好;企业创新能力强,竞争力就强。要坚持创新驱动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政策链“五链融合”,加快形成具有创新引领力的产业引爆点。
一路观览,一路风景。登上广州东塔(周大福金融中心),大家俯瞰珠江两岸,察看城市规划建设和生态保护情况,认真听取广州城市规划建设概要介绍。花城广场、海心沙亚运公园……塑造了大气雍容的城市会客厅。在广州,代表团看到城市处处是整洁的街道,道路绿化层次丰富, 绿地公园令人神往,都为广州发展的大手笔、大战略、大气魄感到兴奋。经济实力、城市规模不可复制,但“以人为本、宜居优先、城乡一体”的城市规划理念,加快转型升级、强化科技创新能力的科学发展之道,对于每个城市甚至县城乡镇都是必须的。大家表示,要认真学习借鉴广州的先进理念,促进城乡规划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白天看创新成果,晚上座谈交流。代表团还在广州召开座谈会,畅谈体会,相互启迪。启示多、收获大、不虚此行,成为代表团一行的共同感受。瑞金市委书记吴建平建议,要做到“情感融入,缩短心理距离;理念融入,缩短思想距离;交通融入,缩短时空距离;产业融入,缩短产研距离”,扎实做好全面对接融入文章,加快推动新时代赣南苏区振兴发展。
这是一次交流合作之旅
连日来,代表团先后与广东省及深圳、东莞、广州三市领导进行了务实的交流座谈,并签署了深化战略合作及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智慧城市建设、知识产权合作、人才合作等系列合作协议。加强交流合作,成为大家的共同心声。
“希望广东省一如既往关心支持江西和赣州发展,支持赣州市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双向开放、干部培养等领域深化合作,助推赣州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桥头堡。”
对此,广东方面给予积极回应。
“进一步加强与革命老区交流合作,全力支持赣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推动新发展阶段粤赣合作再上新水平。”
“对广东来说,你们要大大方方地来;对广州、深圳、东莞来讲,你们要大胆进行全面合作。”广东省委主要领导的一席话,无疑成为代表团此行的最大收获和惊喜。
机遇千载难逢,机遇稍纵即逝。大家一致认为,要闻鸡起舞、只争朝夕,一天当两天用、两步并一步走,持续跟踪对接落实,把学习考察明确的事项项目化、清单化,争取早日落实到位。要紧盯不放意向投资项目,争取早日签约落地。
市发改委主任卢述银表示,作为市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发改委将切实学习好、吸收好、转化好考察成果,抓住战略机遇,抓实三地合作,抓好营商环境,以更大频度、更大力度、更快速度主动融入大湾区,以交流合作推动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取得更多实实在在的成效。
考察期间,代表团还会见了宝能集团、北航投资集团、广东鸿艺集团等企业负责人,以及广州、深圳、东莞赣州商会代表,就有关合作事宜进行深入交谈。企业家们表示,今年赣深高铁将要开通,赣州区位、政策、资源等优势更加明显,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将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布局赣州,加大投资力度,同时把更多优秀人才、优秀企业引荐到赣州,为推动赣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市商务局局长吴忠浩认为,赣州与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互补性强,具有承接产业转移的巨大优势。要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抓实抓细招商引资工作,认真谋划“粤企入赣”等活动,力争在电子信息、纺织服装、生物医药等产业领域引进一批好项目大项目。
学习重在运用,贵在效果。“多出来走一走、看一看,对于拓宽视野、开阔思路、加强交流合作很有帮助。”兴国县委书记赖晓军告诉记者,将认真总结学习考察的成果,把所学所思运用到实践中去,变“老区”思维为“湾区”思维,更好地指导推动各项工作。
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干,才是最好的学习。”代表团成员纷纷表示,取真经、学真功,关键要学以致用。要干出解放思想的深度、转型升级的速度、优化环境的热度、狠抓落实的力度,奋力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推动赣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