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刘萌 杨洁 发布时间:2021年05月31日
信用卡业务一直以来都是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必争之地”,如何更好地获客与留客,也成为各家银行的“必修课”。其中,在价格维度,信用卡透支利率的调整,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消费者的选择。
从今年1月1日至今,央行取消信用卡透支利率上下限管理的政策已实施将满5个月,当前各大银行有何动作?5月28日,《证券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多家银行工作人员和持卡人。
信用卡透支利率“如故”
根据各银行信用卡相关章程中有关透支利息的规定,所谓的信用卡透支利率,一般是指信用卡持卡人的当期账单金额未按时全额还款、所产生逾期计息的利率,以及持卡人使用信用卡取现时应付的计息利率。分期手续费则游离于很多规定之外,许多银行根据客户信用评级不同等执行不同的账单分期手续费,还有银行不定时推出分期免手续费活动。
以招商银行为例,《证券日报》记者以持卡人身份致电其信用卡服务热线了解到,目前该银行尚未调整信用卡透支利率标准,仍按照原来规定执行,即如果持卡人未能按时全额还款,则以消费金额为计息本金,自该笔消费记账日起至该笔账款还清日止为计息天数,计息利率为日息万分之五。
值得一提的是,在记者咨询透支利率时,上述客服人员提醒说:“逾期还款可能会影响征信,建议持卡人选择账单分期,目前选择分期10期及以上,分期手续费有半价优惠,整体算下来比透支利率低,如果中途提前全额还款也可以终止分期。当然,如果不选择账单分期,建议持卡人在每月到期还款日之前还清当期最低还款额,将到期未能全额还款的影响降到最低。”
随后,《证券日报》记者又走访了多家银行。在位于北京市丰台区的一家国有银行支行,记者就“取消信用卡透支利率上限和下限管理”政策的实施进展进行询问,该网点部分工作人员表示不了解情况,另有工作人员表示,“我们暂时还没有接到任何通知,目前透支利率仍按照日息万分之五计收。”
“我们不清楚相关规定,没有听说过,建议您拨打信用卡中心客服电话进行咨询。”另一家股份制银行的网点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记者咨询了多家银行负责推荐办理信用卡的工作人员,均得到了类似的回复。
对于透支利率的“松绑”,多数受访持卡人也表示,“未接到变动通知”。家住北京朝阳区的李敬(化名)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因为担心利率高,自己平时使用信用卡,一般都是到期全额还款。目前其持有的信用卡,发卡行还是按照原来的透支利率标准执行。如果银行能适当下调利率,他可能会尝试分期、信用卡取现等业务。
“我的信用卡额度是每月3万元,如果当月我花费较多,会有银行工作人员打电话告诉我可以选择分期还款。”在北京市工作的赵先生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他持有的信用卡发卡行目前有多种分期期数可选择,手续费将在账单分期的第一期中与当期应还本金一并收取。以分期12期为例,一次性手续费率为7.2%,折算年化利率约为13.86%。
“不过,我没有听说过关于信用卡透支利率调整的政策,也没有银行工作人员告诉我。”赵先生说。
专家建议差异化定价
“取消信用卡透支利率上下限管理,并不意味着银行一定要进行调整。银行调整与否,取决于其自身的策略。”招联金融首席研究院董希淼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取消信用卡透支利率上限和下限管理,信用卡透支利率由发卡机构与持卡人自主协商而定,是信用卡透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一步。从长远来看,有利于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
“银行信用卡是相对成熟的信贷业务,各银行可能存在对既有业务路径的依赖,利率调整也不例外,因为可能涉及资金成本、内部转移定价等一系列问题。”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陶金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陶金进一步分析称,首先,消费金融市场本身较大,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规模大多在自然增长,没有太大动力为了抢夺互联网业务而明显下调利率以应对竞争。其次,信用卡透支利率上下限取消后,利率的个性化定价需要依赖大数据风控等金融科技做支撑,当前很多银行并不充分具备消费金融领域的科技和业务基础,暂时也比较难以大规模开展个性化定价,客观上导致了透支利率并未调整,“良性的、可持续的调整透支利率,一定是建立在银行金融科技研发或应用更加成熟的基础上,为不同风险的客户匹配不同利率水平”。
在陶金看来,信用卡业务是银行的主要中间业务收入来源之一,利率降低有助于增加市场份额,但也需要关注成本、收益和风控等复杂问题。随着消费金融市场逐步进入成熟期,降低利率的银行可能会增加,这是一个长期过程,且会受到宏观利率环境的影响。
“银行确实应该进行差异化定价,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银行之间的差异化定价,例如,中小银行可适当下调其信用卡透支利率,这样能够从利率和定价方面吸引更多客户。另一方面是对客户进行差异化定价,对于信用良好的客户,可以适当调低透支利率;而对于信用情况不好或一般的客户,可适当调高利率。”董希淼建议。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