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控盘”举报对公募基金的三点警示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张歆    发布时间:2021年05月19日

近日,私募人士叶飞举报个别上市公司和机构参与市场操纵引起了投资者的关注和讨论。其举报内容涉及公募基金和券商,需要认真调查。

 

作为A股市场规模最大的机构投资者群体,公募基金整体有严格、透明的监管制度保障。但在整体有序发展的同时,也不能排除个体违法违规的可能。就个别公募基金本次被举报参与“控盘”来看,带给市场参与者们三点警示:

 

首先,公募基金在23年的发展中,行业规模大幅提升、业务类型、品种逐渐丰富,已成为资本市场最重要的专业机构。但从过往公募基金行业暴露出来的“老鼠仓”等案例来看,行业监管需时时抓紧抓实,要坚持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虽然近年来在大数据科技监管的帮助下,个体违规行为的运作空间被进一步压缩,但部分违法违规行为也更为隐蔽化,这需要监管持续升级进行应对。

 

其次,公募基金在向“财富管理商”转型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市场发展特点和内外部事件触发的“风险暴露”,不断补齐短板,使他律和自律形成联动。

 

公募基金的职责是受托理财,根基在于信任,合规运作是底线。面对举报或其他形式的质疑,一方面,监管部门应通过及时、权威的调查和发声回应市场关切,以充分的信息披露化解不信任情绪的非理性外溢,同时通过制度前置尽量让违规行为无缝可钻;另一方面,公募基金自身也应以此为警醒,自查是否存在合规漏洞、管理漏洞,进行及时整改和预防。只有切实做到学法守法,合规经营、依法办事,才能取信于客户、取信于市场、取信于社会。

 

第三,对财富管理行业来说,应建立高门槛执业准入,健全系统化、立体式的约束机制,切实防范道德风险,形成完备的司法救济体系。

 

财富管理行业的运行特点,决定了从业者客观上存在一定的寻租空间。因此,除持续做好执业培训、负面案例警示等工作之外,从严把控从业者道德风险,进一步加大司法救济力度,从源头上遏制违法违规行为,使从业者对其“不想为”“不敢为”“不能为”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资管市场的高质量发展诉求,对于财富管理机构适应新趋势、新要求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公募基金应认真评判行业发展趋势,努力解决发展中的不平衡,缩小供需质量缺口,对曾经的“走弯路”保持警惕。毕竟,只有坚持践行价值投资理念、实现“打铁还需自身硬”,才能真正取得投资者信任。同时,在警示中成长,也是公募基金现在和未来的必修课。

分享:

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无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