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加快推进普惠金融服务平台建设工作
8月底前普惠金融服务中心全面开放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张春明 宋石长 发布时间:2021年04月21日
崇义县普惠金融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向群众介绍金融业务。 记者宋石长 摄
本报讯 (张春明 记者 宋石长)县级普惠金融服务中心创建和村级普惠金融服务站建立是普惠金融改革重要的配套措施。记者从日前召开的相关工作推进会上获悉,我市已全面启动两项平台建设。按照要求,县级普惠金融服务平台将实现县级全覆盖,并于今年8月底前全部实现对外开放。
普惠金融服务站已覆盖全市28.5%行政村
乡村是金融服务最薄弱的地区,创建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站是提高农村金融覆盖面和可得性的重要探索。
2018年起,人民银行赣州市中心支行根据总行和南昌中支的统一部署,全力推动全市金融机构在农村建设普惠金融服务站工作。全市金融机构积极响应,有计划、分步骤地在人口较多、离银行物理网点较远、金融服务需求较大的行政村组建立服务站。目前,全市农村服务站数量达1032个,占全省的1/4,已覆盖全市28.5%行政村,大大提升了农村金融覆盖面和可得性,就近满足了农民获取基础金融服务的需求。
据了解,作为金融机构服务乡村的主阵地,我市村级普惠金融服务站建设以方便周边农民办理基础金融服务,实现“基础金融服务不出村,综合金融服务不出镇”为基本目标,并将通过服务站主阵地,持续推进农村金融教育“金惠工程”建设,稳步提升农村农民的金融素养。在此基础上,我市还大力推广“普惠金融服务站+农村电商”新模式,将服务站打造成集电商、助农取款、金融知识宣传、金融维权于一身的综合服务平台。
人民银行赣州市中心支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在壮大主办金融机构、优化空间布局、强化日常管理、形成创建合力上下功夫。金融机构要根据自身职能定位、网点数量、地域分布,至少设立一个以上村级服务站,共同营造银证保险机构共同协力推进服务站建设的良好局面。要结合农村地域、人口、金融机构分布以及农村实际金融服务需求,调整优化服务站的空间布局,加强对服务站软硬件设施的配备、日常运维保障和风险防控。
与此同时,我市还要求将服务站建设作为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抓手,纳入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的年度综合评价,推动辖区各类金融机构积极开展服务站建设。各地方党政要将支持服务站建设纳入对地方政府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纳入地方政府的普惠金融发展政策支持范围,实现服务站的可持续发展。并将普惠金融服务站与便民服务站对接融合,打造应用多元、运行高效、技术规范的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站。
县级普惠金融服务中心8月底前全覆盖
创建县域普惠金融服务中心,是2020年江西银保监局为全面落实银保监会、省委省政府关于发展普惠金融的工作部署,帮助民营和小微企业等重点群体获得更高效、更优质、更快捷的金融服务而在全省范围内推出的一项重要工作举措。同时,也是赣州普惠金融改革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至2020年底,我省共有11个地市按照要求,开展了试点,我市是全省唯一同时创建两家县域中心的地市单位,分别是南康区和崇义县两家普惠金融服务中心。
我市县域普惠金融服务中心创建工作采取由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市金融办会同赣州银保监分局、人行赣州市中支统筹指导,当地金融机构积极参与的运作模式开展,致力于打造一个集信贷融资、保险服务、政策宣传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中心创建紧密结合地方小微特色经济产业,坚持面向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通过一站式服务平台解决客户融资服务需求,使之成为服务主体的获客中心、信息中心和要素配套中心。
据了解,目前我市普惠金融服务中心建设原则上选址在当地行政服务中心,设置有金融产品宣传、金融服务、银企洽谈签约、企业路演、配套服务五个功能分区,并需落实专人负责。各金融机构对普惠金融服务中心受理的业务要实行绿色通道,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简化办理程序,办理时限不得超过同类业务在本机构的平均办理时间。按照要求,县级普惠金融服务中心建设要实现县域全覆盖,并于今年8月31日前全部正式对外营业。
针对下一步的工作,赣州银保监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从全省第一批挂牌运行情况看,普惠金融服务中心已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小微企业的服务需求。各地要对标对表,确保在规定时间内组织开展好普惠金融服务中心的创建,并在“提质扩面”上下功夫。一方面全力推动当地数据采集综合系统的建设。推进涉企信用信息归集,为金融机构提供包括市场监管、海关、司法、水费、公积金、税务、不动产登记等综合信用信息查询服务,助力提升我市普惠金融服务小微经济质效。另一方面,通过设立专项风险补偿基金,对银行、保险、担保等小微企业融资供给服务主体通过普惠金融服务中心发放的小微企业不良贷款按一定比例给予风险补偿,提高金融机构服务小微经济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同时,各县(市、区)要结合创建的实际情况,常态化开展好授信审批时效性、审批通过率、信息反馈完整度、理赔效率、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等监督评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