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银行 >> 正文内容

以新兴市场为中心 成就多边开发银行梦想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1年04月19日

作为诞生之初即具有鲜明特色的金融组织,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下称“新开发银行”)随着新兴市场的蓬勃壮大,作用也愈发突出。身处世界发展的大变局,如何定位全球治理的重点?这个国际多边金融机构在促进新兴市场经济复苏的过程中,起到哪些关键作用?其下一站又会展现怎么样的样貌?

 

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期间,上海证券报记者独家专访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副行长马磊立(LeslieMaasdorp)。马磊立向记者透露,当前,该行正在努力将其成员范围扩大至金砖国家以外,实现“以新兴市场为中心的多边开发银行”的最初梦想。

 

基本遵循:可持续发展

 

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了国际形势的不确定性,也令全球治理的重要性再一次被放大。当前,各国复苏步调不一,“合作与开放应是下一阶段全球治理的重点。”马磊立说。

 

过去一年以来,在全球经济寻求复苏的形势下,新开发银行作为金砖国家重要的外部资金来源,其援助计划在多国落地开花。100亿美元——这是去年新开发银行为金砖国家准备的抗疫特别贷款

 

马磊立对记者表示,这笔贷款主要有两个用途:支持抗疫和促进经济复苏。截至今年3月20日,新开发银行已通过该计划批准约90亿美元的贷款。

 

从资金流向来看,基础设施和可持续发展项目是主要流向。这其中,能源发电、水和卫生、交通(道路、桥梁、铁路和港口)和通信基础设施等领域更是占据主导地位。

 

在马磊立看来,对于基础设施和可持续发展项目的重视,不仅是新开发银行一系列投资行为的主要遵循,更是新兴市场国家的“解忧良药”。

 

马磊立称,为对抗疫情,新兴市场国家通过发行债券或者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借钱,筹集了大量资金。未来,这对于新兴市场国家来说,是一大风险点。

 

“新兴市场国家当下应当努力确保自身经济重回增长轨道,并加大对基础设施的建设。”马磊立表示,投资基础设施是在为长期的经济增长奠定基础。

 

融资特色:专注本币

 

新开发银行兼具政府间国际金融组织和银行机构的双重特质,因而融资也是其日常业务的一大主线。

 

有别于其他以美元或欧元等外币提供大部分融资的多边开发银行,以金砖国家的本国货币开展融资活动,是新开发银行最鲜明的特色。

 

马磊立表示,专注于本币融资业务,是因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因容易受到货币汇率波动的影响,对货币错配更加敏感。而且,由于大部分投向的基础设施项目收入以当地货币计价,因而开展本币融资业务以避免货币错配,具有合理的商业意义。

 

就融资方式而言,债券市场是其主要融资渠道。近几年,新开发银行深耕中国债券市场,在诸多领域均是先行者。

 

马磊立说,新开发银行最新在中国完成了50亿元可持续发展目标(SDG)债券发行。这是国际上首个国际开发机构采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相关标准,将债券项目与SDG进行挂钩。

 

“截至目前,我们的熊猫债发行规模已达180亿元。”马磊立说。该行资本充足率保持在较高水平——过去5年间,新开发银行获得了标普和惠誉AA+评级,已是全球信用等级最高的多边开发银行之一。

 

马磊立表示,今年该行计划将从不同市场筹集60亿至70亿美元的资金。“我们期待这些融资活动将以绿色及可持续发展的名义展开,我们也想在中国市场做更多的事情。”

 

下一站:扩员

 

身为首个落户上海的国际金融组织,新开发银行已迈进了成立的第6个年头。

 

时至今日,新开发银行仍在努力吸纳新的成员加入,以实现其“以新兴市场为中心的多边开发银行”的最初梦想。

 

马磊立透露,当前,新开发银行正在努力将其成员范围扩大至金砖国家以外。“新开发银行目前在与许多想要加入的经济体进行协商,主要就其投资规模、占据比例等细则进行谈判。这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就所有权结构而言,当前,5个成员国作为股东,占据新开发银行的份额相当,均为20%。马磊立表示,待新的成员加入后,最初五个成员国的份额将被“稀释”至11%。

 

新开发银行的更“新”之处或在于,新引入的、占据份额为45%的成员国,将包含新的类型——不借款成员国。

 

初步的设想为:25%的份额仍将归于新兴市场国家,20%的份额或将归于类似欧洲国家、韩国、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即不借款成员国。而此前,新开发银行仅以借款成员国作为股东。

 

“当前,新开发银行已经发展成熟。但是,在快速变化的全球格局下,建立拥抱多边的全球性金融机构的旅程或才刚刚开启。”马磊立认为,有了不借款成员国的加入,新开发银行的发展或将开启新的局面。

分享:

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无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