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金融公司 >> 正文内容

华为HI品牌“上新” 今年研发再砸10亿美元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1年04月19日

4月18日上午,华为举行HI新品发布会,发布了包括鸿蒙OS智能座舱、智能驾驶计算平台MDC810、4D成像雷达、“华为八爪鱼”自动驾驶开放平台和智能热管理系统TMS在内的五大新产品。其中,TMS是首次对外发布。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表示,华为会持续加大对汽车行业的投入,今年将在研发上投入10亿美元,研发人员超过5000人,其中自动驾驶团队超过2000人。

 

“新人”华为欲更进一步

 

发布会甫一开场,王军便表示,2019年4月,华为首次以汽车产业链供应商的身份参加上海车展,到今年上海车展,华为正式涉足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刚满2年。

 

“经过2年的努力,我们的多数产品已经在客户的车上上市了,开启了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大规模商用的新征程。”王军表示,目前华为已上市30多款智能化部件,与全球主流车企建立了广泛合作,朋友圈不断扩大,已经与200多家产业伙伴建立了合作关系。

 

华为还建立了基于RPD的智能汽车零部件开发流程,并获得20多个行业证书以及中国地图的甲级资质,可在中国范围内采取高精地图支持自动驾驶业务的发展。

 

去年10月底,华为发布HI品牌,可为车企提供包括全新智能汽车数字化架构和5大智能系统——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电动、智能网联和智能车云服务在内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在发布会上,王军对HI的业务发展和分工做出进一步解释,“HI的核心是用‘HuaweiInside’的模式帮助车企造好车,提供五大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新模式是为了充分发挥华为的新技术优势与车企整车的工程优势,车企负责新车型品牌和整车开发,(华为)联合设计、联合开发、联合营销。”

 

与此同时,王军强调:“华为有长期的ICT技术积累,但在汽车行业是个新人。智能汽车部件业务是华为长期战略的机会点,我们将持续加大投资,尤其是在智能驾驶软件领域的投资。”据悉,华为今年将在智能汽车部件研发上投入10亿美元。

 

随着首款全栈搭载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量产车北汽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17日晚的正式亮相,华为仅用时2年便交出一份综合汽车智能网联各领域的答卷——官方称其为“全球首款实现城市通勤自动驾驶的量产车”。

 

五大新品“各显神通”

 

在18日的发布会上,华为HI品牌发布的五大新产品中,不仅有主攻用户使用感受的鸿蒙OS智能座舱,也有面向车企整车开发的智能驾驶计算平台MDC810、智能热管理系统和4D成像雷达,还有对第三方自动驾驶技术公司开放的“华为八爪鱼”自动驾驶开放平台,可谓在汽车的智能网联化领域面面俱到又各有所长。

 

智能座舱方面,华为发布的鸿蒙OS车机操作系统结合了显示平台和软硬件生态,比如搭载具备独立NPU的麒麟车机模组,并支持超过30多种应用软件等,与车企、一级供应商和第三方内容开发者共同提供满足用户需求和体验的功能。17日上市的北汽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率先采用了华为鸿蒙OS智能座舱,能通过“1+8+N”互联技术,使导航、视频、音乐、通话等业务能够在车端与移动设备之间无缝转换。

 

智能驾驶计算平台MDC810是全场发布会的焦点。

 

据华为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发布的MDC810是业界目前已量产的最大算力智能驾驶计算平台,算力可达400TOPS,并满足ASIL-D功能安全要求。在此基础上搭载的智能驾驶平台软件MDCCore,包含了智能驾驶操作系统AOS、VOS等,可实现拥堵跟车、高速巡航、自动泊车等应用场景的使用需求,并同样率先搭载在北汽极狐阿尔法S。

 

随着MDC810的发布,为华为智能驾驶计算平台MDC填补了高阶自动驾驶乘用车及RoboTaxi应用场景的空白,从而形成了由300F、210、610和810构成的家族系列产品,覆盖了从商用车,到辅助驾驶,再到高阶自动驾驶乘用车的全应用场景。

 

得益于采用了12个发射通道和24接收通道的天线阵列设计,华为的4D成像雷达相较常规毫米波雷达的天线配置提升了24倍,是当前可量产的最大阵列成像雷达。正因为此,4D成像雷达不仅具备传统毫米波雷达的测距测速能力,并提升了分辨率,甚至可获得与激光雷达类似的4D高密度点云,实现了车身周边360°的多工况和全天候环境感知能力,可与高线数激光雷达、高清摄像头一同为高阶自动驾驶“保驾护航”。

 

“华为八爪鱼”自动驾驶开放平台围绕数据、高精地图和算法,构建了一套针对自动驾驶的数据平台,通过端和云的协同,降低自动驾驶的开发门槛和效率。为配合“华为八爪鱼”自动驾驶平台的开放,华为还对外发布了高精地图云服务。目前,华为已经拥有导航电子地图制作甲级测绘资质,以及高精地图采集和制图能力。

 

作为首次公开亮相的华为智能热管理系统TMS,可谓“一鸣惊人”。该系统采用了一体化设计,实现了部件集成和控制集成,降低了40%管路数量,在控制成本的同时提升可靠性。性能上,TMS可以在满足舒适性前提下将热泵工作温度由零下10℃降低至零下18℃,从而提升20%的续航能力,其能效和标定效率分别提升100%和60%,并能提供“千人千面”的智能化体验,即从热舒适性、空气管理和预测性维护方面为用户提供智能化服务。

分享:

来源: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无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