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高层声音 >> 正文内容

让更多中国企业实现国际化经营

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张正华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18日

    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未来五年要“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逐步发展我国大型跨国公司和跨国金融机构”。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在支持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将发挥怎样的作用?作为支持我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金融机构,中国进出口银行行长李若谷在“两会”召开期间,就以上问题应媒体之邀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中国不缺商业银行,中国缺少的是那些能够发挥特殊作用的政策性银行。”这是李若谷在回答本报记者关于进出口银行在“十二五”期间如何更好地支持我国企业实现国际化经营问题时特别强调的。

    进出口银行作为侧重支持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政策性银行,是为我国企业实现国际化经营提供金融服务的主要渠道。截至2010年底,该行已支持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项目1300多个,合同金额逾1900亿美元,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可以说,进出口银行在支持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李若谷认为,“十二五”期间乃至更长的时期内,都将是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大好时机。理由是:第一,我国外汇储备充足,资金实力较为雄厚。第二,我国在高铁、大型计算机、航空航天等实用技术领域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并拥有很多适合发展中国家需要的成熟技术。第三,从国际环境看,我国与发展中国家关系友好,不存在激烈矛盾和分歧,同时与发达国家关系也趋于良性发展。第四,长期以来,我国在开展“南南合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国际金融危机后,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资金缺乏的困难,对中国的资金和技术援助有着更迫切的需要。第五,经过30多年市场经济建设,我国已经建立起由国有骨干企业和优秀民营企业组成的市场主体,并逐渐成为“走出去”的主力军。当然,我国企业“走出去”目前也面临不少困难,尤其是人才方面的问题。目前,我国国际化高端管理人才缺口较大,一般劳务输出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缺乏相应的非英语国家语言人才;同时对国外法律制度和社会习惯缺乏了解。

    李若谷说,作为发挥特殊作用的政策性银行,进出口银行要为我国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的国际环境。目前,全球有99个国家设立了113家进出口银行及类似机构。中国进出口银行通过提供与国外同类机构相匹配的支持,有效提高了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我国一大批开展“走出去”的大型骨干企业,如中石油、中石化、中建总、国机集团、中交集团、中钢、中铁、华为、中兴等,都得到了进出口银行的金融支持。

    进出口银行作为我国最早开展支持企业“走出去”业务的金融机构之一,要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一揽子服务。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已经形成了支持企业“走出去”的品牌、客户、人才、业务创新、海外联系、风险管理、国际经济与金融信息等独特优势。除了提供融资等传统金融支持以外,进出口银行还向企业提供包括融资方案设计、风险分析与管理、法律政策咨询等在内的“一站式”服务。

  同时,还要促进中国标准、规范的国际应用。进出口银行支持的“走出去”项目中,大部分采用中国标准进行设计、施工、验收,或以中国技术规范和中国设备标准为主,打破了西方标准一统天下的局面,对促进中国标准的国际应用和中国品牌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

  李若谷指出,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格局面临深刻调整,我国迎来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进出口银行也将因此迎来进一步发展的有利时机。进出口银行在执行国家战略中的重要性将进一步上升。“走出去”是国家在面临当前战略机遇期的重大举措。进出口银行作为执行国家外交政策和外经贸政策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承担的责任将更大,发挥的作用也将更大。另外,随着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的提高。为更好地服务我国企业“走出去”,进出口银行海外机构设置、境外布局将迎来大好时机,人员的国际化素质也将得到进一步强化,整体的战略眼界和思维也将更加国际化。

  就资产规模来说,目前中国进出口银行已是世界最大的官方出口信用机构,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已得到广泛认可。随着我国对外战略的进一步实施,进出口银行在国际范围宣扬我和谐发展、共同进步理念的作用将更加突出。

  李若谷针对进出口银行在当前拓展国际业务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困难时说,由于我行成立时间短,规模小、资金不足、人员和分支机构少,还不能完全满足我国国际经济合作深化及企业加快“走出去”的实际需要。如我行目前只有三个海外代表处,员工不到40人。以东南非代表处为例,需要负责非洲25国的项目开拓,贷前调查和贷后管理,人员少、任务重、辖区过大,与我对非业务快速增长的实际需求不相适应。此外,我行在亚洲、北美和拉美等地区业务也不断扩大,但是却没有相应的分支机构,从而增加了业务开拓与管理的难度和成本。

  李若谷在谈到复杂的国际形势使进出口银行的海外业务面临更多风险时说,在当前的国际市场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环境复杂。尤其本次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形势多变,发达国家由于出口困难,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上升。此外中东、北非等部分地区或国家政局不稳、社会动荡,暴力和骚乱事件频繁。复杂的国际政治和经济形势导致国别风险加大,可能对我海外项目和人员安全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导致项目搁置。因此,如何选择项目,确保项目具有可持续性并兼具经济和社会效益;如何规避当地政治、经济和安全风险,避免卷入当地矛盾和冲突,都成为不得不考虑的问题。这要求我们必须密切跟踪研究国际、地区和国别形势,增强分析判断能力和风险识别能力,完善海外业务管理体系。

  西方对我海外业务有许多非议和误解,增加了进出口银行拓展国际业务的难度。由于当前国际市场上的游戏规则和标准是在中国没有参与的情况下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制定的,体现的主要是西方视角及其国家利益,对中国这个后来者势必会有防范心理和不适应的地方。中国的做法和标准还未得到普遍认可,甚至受到现有国际规则主导者的抵制、炒作或恶意攻击。例如,由于我行不是“赤道”银行,我行在海外支持的项目往往就被西方指责破坏当地环境和不履行社会责任。事实上,这些言辞缺乏客观、公正的调查,也没有可靠的事实依据。我行在海外业务中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履行相关社会责任,并将其作为项目评审和管理的重要方面。我们有许多成功的海外项目,不仅经济效益显著,对于当地环境和社会发展也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受到当地人民的好评。对于好的做法和好的项目,我们必须加强宣传。更为重要的是在开展海外业务过程中,要积极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公平、合理的国际规则体系。

  针对进出口银行自身的不足,李若谷最后又强调了一点,为了更好地做好支持我国企业“走出去”,我行员工素质还有待提高。由于国际市场形势变化越来越快,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人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这对我行人才队伍建设提出许多挑战。尽管经过多年努力我行已经在“走出去”领域积累了一定优势和经验,但面对其他国家金融机构和商业组织的竞争,要确保领先地位,保障企业和国家利益,就必须不断提高人员素质。这就需要我们的员工加倍努力学习,不断开拓视野,增强创新意识,做到既熟悉金融业务,又精通外语、懂市场、懂工程,了解国际规则和惯例。

分享:

来源:金融时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