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客家新闻网 作者:廖宣平 欧艳芬 发布时间:2021年02月08日
农历牛年春节将至,赣州经开区凤岗镇黄龙村村民叶继准忙着采购年货,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他的心里始终牵挂着一件事情。
77岁的叶继准是当地最后一批脱贫户,脱贫后,他以为扶贫工作队要离开黄龙村,就一直心心念念地要给扶贫干部送一面锦旗。近日,他再次拨打了驻村扶贫干部梁乾玲的电话:“你们什么时候回单位?回单位之前一定要告诉我,我要给你们送锦旗。”
叶继准一家光荣脱贫。资料图
“虽然就那么朴实的几句话,却让我感受到了一股暖流。”梁乾铃接到叶继准的电话,心里十分感动。
2018年11月,梁乾玲来到黄龙村,经过摸排,叶继准一家成为她帮扶的6户贫困户之一。经了解得知,叶继准的6个女儿都已经外嫁,家中只剩他和老伴袁桂英两人相依为命,平时依靠干农活和低保维持生计。
原本老年口每月可拿到480元低保,加上每月216元的养老金,日子还算过得去。不料,2019年,叶继准的低保金被取消了。原因是通过信息比对,他的女儿名下有车,按规定不能享受低保。这样一来,叶继准一家在2019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3660.68元,距离人均收入需5000元以上的脱贫标准还差一大截,他没能实现脱贫。
“我帮扶的5户贫困户都顺利脱贫了,只剩下叶大爷一家没能如期脱贫。在脱贫攻坚的路上,不能让一个困难群众掉队。”梁乾玲说,如何让叶继准一家顺利脱贫摘帽?成为摆在她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
梁乾玲根据叶继准一家的实际情况,认真地制定了“一户一策”方案并进行具体实施。她在走访中了解到,叶继准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和泌尿系结石等疾病,需要长期服药,这对他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负担。于是,梁乾玲仔细查阅慢性病办理的条件和标准,帮助叶继准收集疾病资料,并和镇医保所沟通协调。2020年,在梁乾玲的帮助下,叶继准顺利办理了慢性病证,节省了用药开支。
梁乾玲帮助叶继准拍照申报产业奖补。资料图
为了让叶继准一家应享尽享惠利政策,2020年夏天,梁乾玲冒着酷暑,走田埂,翻山越岭,拍摄他家的稻田、莲塘等图片,用于帮助其申报产业奖补。不仅如此,梁乾玲了解到袁桂英想去村里的蔬菜基地上班,但因为岁数较大,还要照顾老伴,就一直没能实现心愿。为此,梁乾玲多次前往黄龙村蔬菜种植基地咨询和沟通,帮助袁桂英实现灵活就业。
消费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创新和重点工程。为帮助叶继准一家增加收入,梁乾玲经常在微信群、朋友圈发布他家的农产品信息,号召同事和朋友一起响应消费扶贫。一年下来,梁乾玲帮叶继准销售了土鸡蛋和鸭蛋500多个、粽叶60斤、莲子50斤以及蔬菜50斤,收入达1800元。
梁乾玲和扶贫工作队成员尽心尽力为黄龙村和老百姓办了许多好事、实事,得到群众的好评,也与叶继准一家建立了深厚感情。在一次深入的交谈中,她得知,叶继准和袁桂英虽然育有6个女儿,但是女儿均已外嫁,也没有给过赡养费,其中一个女儿还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不能完全承担起赡养义务。
针对叶大爷家的特殊情况,2020年4月,驻村扶贫工作队召开了一次特殊的家长会。会上,梁乾玲和扶贫干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叶继准的6个女儿进行耐心劝导,强调赡养父母是每个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扶贫干部的引导下,6个女儿同意签署了一份赡养协议,叶继准和老伴一年可获得赡养费3520元。
叶继准一家获得物资捐赠。资料图
有付出就有收获,有帮扶就有成效。2020年,叶大爷一家生活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好运连连。他们家在春节慰问活动中获得了1000元慰问金;在中铁九局举办的爱心捐赠活动中,他们作为贫困户获得了物资捐赠;同年5月,叶大爷家被重新纳入低保对象,家庭收入每月增加了530元低保金......至此,叶继准一家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8292.5元,大大超过了脱贫标准。
“感谢党,感谢政府给了我们这么多关爱,感谢工作队和帮扶干部为我们着想,给我们解决了这么多实际困难。”叶继准手捧脱贫光荣证,笑容满面,对梁乾玲连连感谢。
“不用送锦旗,祝你们过一个愉快的好年。”听到叶继准感激的话语,梁乾玲的心中暖暖的。两年的帮扶工作让她感触颇深,她认为帮扶干部要把困难群众当成亲人,要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诉求,然后尽力去解决问题,让他们真正享受到实惠,就能赢得他们的肯定和赞扬,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接下来,梁乾玲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将全力以赴做好推进乡村振兴的各项工作,力争让村里的产业更兴旺、村民的日子更甜蜜。“这,就是扶贫工作的真正价值所在。”梁乾玲说。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