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赣南日报 作者:黄嘉卿 陈雪梅 发布时间:2021年02月07日
运用“四种形态”处理落实“六稳”“六保”部署不力、工作失职失责问题51人,促进抗疫情、稳经济、谋发展;
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432起638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29人;
聚焦教育医疗、生态环保、食品药品安全、人防等民生领域持续开展专项治理,全市查处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1062起1460人。
……
一组组数据的背后,诠释着赣州市纪检监察机关正风反腐的责任担当,承载着全市纪检监察干部挺纪于前、为民监督的辛勤汗水。
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2020年,在省纪委监委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各类新的挑战面前,扛起监督职责,爬坡过坎、风雨兼程,持续正风肃纪,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
政治监督挺在前
党中央决策部署到哪里,政治监督就跟进到哪里。2020年,在大战大考中,市纪委监委周密部署、精心安排疫情防控、复工复产、脱贫攻坚等重点监督工作。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勇担使命,科学精准稳慎有效实施监督。
健康生命大于天。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监督工作,建立市县乡三级纪委联动监督机制,聚焦防控责任、重点工作和关键环节,以有力监督推动有效落实。全市共监督单位或场所46284个,发现问题8775个,提出整改意见建议4740条,处理疫情防控工作不力等问题416起723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0人。
复工复产不容缓。围绕“千名干部帮千企,防控疫情促生产”和省应对疫情稳定经济增长“20条”、市“30条”等复工复产达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开展专项督查4轮次,发现问题228个;抓实影响保居民就业、保市场主体若干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全市自查自纠问题118个,运用“四种形态”处理落实“六稳”“六保”部署不力、工作失职失责问题16起,促进抗疫情、稳经济、谋发展。中办国办复工复产调研组充分肯定赣州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
扎实开展政治谈话,加强对谈话情况的跟踪监督,督促全市各级党组织对下级党组织班子成员开展政治谈话,市纪委市监委主要负责人分别对14个县(市、区)党委班子主要成员开展集体谈话,压实管党治党责任。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全市共查处违反政治纪律问题42件44人。
着力破解对“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难题。出台实施办法,深化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履责提示,市纪委向厅级干部发送《履责提示》36件次,反馈问题287个。开展加强对“一把手”监督专题调研,探索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制度机制。全市立案审查“一把手”95人,问责落实主体责任不力“一把手”151人。
持续深化巡察监督。坚守政治巡察职能定位,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和赣州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六稳”“六保”等情况纳入巡察监督重要内容。高质量推进巡察全覆盖,市、县巡察覆盖率分别为99.12%、98.45%,全市巡察发现问题6843个,移交问题线索730件。
反腐惩恶不松劲
对腐败和作风问题“零容忍”,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2020年,随着一批严重违纪违法的领导干部被严肃查处,市纪委监委用坚决有力的实际行动表明,反腐败绝不是一阵风、绝不会缓一缓。
一年来,全市共处置问题线索5120件,立案1917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699人,立案审查市管干部47人,留置68人,严肃查处谭学忠、廖江华等一批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在强大震慑和政策感召下,全市共有51人到纪检监察机关主动投案。这份实实在在的“成绩单”,有力彰显了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有腐必反、有贪必肃的如磐决心。
一线监督护民利,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强对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深入各县(市、区)、市直行业部门和45个挂牌督战重点村开展实地督导,组织全市开展扶贫项目资金管理问题排查整改。全市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382起569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00人。
纠正“四风”,让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为习惯。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紧盯重要节点加大监督检查、重点督办力度,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编印发放《赣州市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制度文件汇编》,推动形成纠治“四风”长效机制。二是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纳入监督检查、审查调查重点,深入纠治加重基层负担、“怕、慢、假、庸、散”等突出问题。全市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880起1307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506人,通报典型案例231起,其中查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345起,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535起。
纵深推进“惩腐打伞”。一年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加强与政法机关协作配合,坚持“一案三查”,立案查处涉黑涉恶腐败、“保护伞”及失职失责等“五类问题”145人,其中查处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问题51人。全面压实领导包案督导责任,包案督导以来共新立案或新发现“五类问题”61人。对线索流转进行跟踪督办、每周调度,推动案件线索“双清零”。
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及时为受到不实举报的干部澄清正名,最大限度消除负面影响和干部思想顾虑。注重强化工作考核,把开展失实检举控告澄清工作列为县(市、区)党风廉政建设考核和市纪委监委派驻机构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2020年,共澄清失实检举控告115人次、15个单位。
塑形铸魂炼“铁军”
纪检监察干部是党的忠诚卫士,必须锻造铮铮铁骨,才能扛起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硬任务,以过硬本领诠释“忠诚、干净、担当”。
老手带新兵,推行导师制。针对业务能手成长难的问题,建立健全“导师制”培养年轻干部,在2019年开展第一批“导师制”培养50名年轻干部的基础上,2020年又开展了第二批“导师制”工作,在原有市纪委市监委机关的基础上,将派驻机构和市属企业、市管院校纪委年轻干部也纳入导师制培养,确定培养市级对象83名,同时推动各县(市、区)参照推广导师制,不断提升年轻干部能力素养。
提高队伍能力素质,推进新一轮高质量全员培训。深入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市县两级纪委监委共办班153期,培训19164人次。强化实践锻炼,抽调人员参与巡视巡察、审查调查和跟班学习483人次。加强县级纪委监委领导班子建设,对全市18个县(市、区)纪委监委领导班子建设情况开展谈心调研。关心关怀干部,出台及时奖励实施办法,深入开展政治家访。
从严从实强化自我监督。严明保密纪律要求,对全市纪检监察机关落实保密管理规定情况开展检查,点名道姓下发问题通报。坚持刀刃向内,组织全系统运用严重违纪违法案件进行警示教育,深入开展廉政风险大排查,推动健全内控机制。
在更高水平上深化乡镇纪委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动乡镇纪委更加“有作为”。出台《关于进一步推动乡镇纪委担当作为实施意见》,明确将监督推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环保、扫黑除恶等重大决策部署落实作为乡镇纪委首要任务,确保政令畅通。各地结合实际,制定党委、纪委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清单并抓好落实,着力提升乡镇纪委日常监督质量。强化实战练兵,全面提升乡镇纪委干部政治理论素质和业务能力,全市乡镇纪委共立案850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702人。
伟大时代,共筑海晏河清;出彩事业,激扬风清气正。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市纪委监委将找准全面从严治党的着力点,以强有力的政治监督保障党中央政令畅通、令行禁止。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