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赣南日报 作者:卢笠蕴 发布时间:2021年02月03日
“赣州蓉江新区制定村级纪检监督机构‘两化’建设细则,强化教育管理,列任务清单配备‘工作包’;南康区通过实施‘纪检小组+’模式,叠加村纪检小组与村务监督委员会、村监察信息员和群众的监督力量……”2020年10月,在全市乡镇纪委建设推进会上,各县(市、区)通过专题片总结做法、展示成果,亮出了各地推进乡镇纪委高质量建设的最新成绩单。
近年来,全市坚持“一盘棋”,高度重视乡镇纪委建设工作,市县乡三级联动,乡镇纪委工作“靶心”更加聚焦,监督更加精准,实现监督监察全覆盖,把正风肃纪反腐向基层拓展深化,切实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
“软硬”兼施夯实履职工作基础
“经过现场查看,咱们村饮水工程项目的工程质量较好,达到验收标准。”在兴国县古镜村村务监督会议上,村纪检委员朱仁对村级重点项目建设开展监督,并向村务监督委员会报告有关工作。据悉,兴国县纪委监委为强化村务监督,以配齐配强村级纪检委员为抓手,健全村级监督机制,为317个村(社区)配齐纪检干部。
2020年,全市各县(市、区)纪委监委从锻造队伍着手,突出政治选拔标准,注重人岗相适、用好各年龄段干部,严把入口关,选优配强乡村两级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目前,全市乡镇基本配齐3名以上的专职纪检干部,平均年龄35岁,较好解决了过去超半数乡镇纪委“缺人办事”难题。全市村纪检委员配备率达95.6%。
不仅解决基层纪检“有人干”的问题,更要解决基层纪检干部“会不会”的问题。2020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持续深化全员培训,提升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履职本领。于都县和会昌县克服疫情影响,利用“互联网+”学习方式,组织乡镇纪委干部开展在线培训;兴国、宁都、全南三县实现村级纪检委员培训全覆盖。一年来,全市累计培训乡镇纪检干部4548人次,乡镇纪委成为培养锻炼优秀年轻干部的“熔炉”,乡村纪检监察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极大激发。
此外,市纪委监委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全市乡镇纪委均配有独立办公室和标准谈话室,配齐配全办公办案设备。龙南、信丰、赣县、大余等地在乡镇、村一级打造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延伸纪律教育到基层一线,让廉政文化走进农村党员干部和普通群众中,有效激活农村基层廉政教育“神经末梢”。
以2021年全市村(社区)“两委”换届为契机,市纪委监委印发了《关于结合村(社区)“两委”换届进一步加强基层纪检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健全完善村(社区)纪检组织建设,配强干部队伍,明确工作职责,开出工作清单,落实待遇保障,确保基层监督从“有形”走向“有效”,助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建章立制监督执纪提质增效
2020年1月,市纪委监委出台《关于进一步推动乡镇纪委担当作为实施意见》,明确将监督推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生态环保、扫黑除恶等重大决策部署落实作为乡镇纪委首要任务,确保政令畅通。同时,制定了《乡镇纪委工作手册》《村纪检委员工作手册》,涵盖乡村两级的“两个责任”清单、信访举报受理、问题线索处置等流程和文本的模板,为基层纪检组织提供了“施工图”。
全市各乡镇纪委聚焦监督第一职责,加强对乡镇党委班子成员行使权力的监督,围绕疫情防控、“六稳”“六保”、惠农惠民政策落实、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精准监督,严肃查处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有效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向同级党政“一把手”、班子成员分别发送履责提示200余件次和2100多件次。
“实行片区协作办案,很好地解决了我们镇纪委办案力量不足、业务不熟、抹不开面子等问题,极大地提高了案件查办工作的质效。”崇义县过埠镇纪委书记黄光文深有感触。过埠镇纪委接到县纪委监委交办的关于反映该镇某村主任有关问题的信访件后,申请启动片区协作办案机制,不到一个月时间就完成了该信访件初核。
监督执纪问责效率的提升得益于完善的监督执纪工作机制。各县(市、区)纪委监委根据地域、人文、风俗等因素,将乡镇划分为若干片区,整合工作力量,打破地域限制,实行联合或交叉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变单打独斗为联合作战,变同体监督为异体制约,乡镇纪委监督执纪质效得到明显提升,有效破解基层监督执纪力量不足、人情干扰较重等难题。
据统计,2020年,全市乡镇纪委共处置问题线索2075条,立案727件,党纪政务处分579人,覆盖率达98.3%,占全市立案总数的46.3%,办案数量和质量实现“双提升”,基层群众得到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创新方式织牢织密监督网络
“定期把村干部亲属享受的低保、临时救助、救灾物资、承包项目等向我们全体村民公开,更好地对村干部进行监督,这是一项非常好的政策。”石城县珠坑乡坳背村村民伍国兴在看完该村村干部亲属涉权事项公示表后不禁赞道。
开展村居干部亲属涉权事项公开试点工作,是赣州市推行“纪检+”模式,织牢织密基层监督网的一项重要举措。2020年,赣州市推行“乡镇纪委+村务监督委员会”“乡镇纪委+村务监督‘两个微信群’”“乡镇纪委+职能部门”的基层监督新架构,切实将全面从严治党延伸至村组。
“疫情防控期间,欢迎广大群众监督举报,来信请寄汶龙镇纪委……”2020年2月,龙南县汶龙镇纪委书记曾小锋在村务公开群和村务监督群公布了镇纪委受理举报的方式,助力疫情防控工作。
小小的微信群,成了纪检监察机关发现问题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全市乡镇纪委将群众监督与乡镇纪委监督有机结合。一年来,通过“两个微信群”督促公开村务信息近6万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7225条。
推动乡镇纪委专责监督与行业部门监管实现统筹衔接。2020年,全市乡镇纪委会同基层站(办、所)开展惠农惠民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1300多批次,查处相关问题287件。紧盯医疗卫生系统顽瘴痼疾,在寻乌县开展医疗卫生系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试点工作,该县出台了《关于加强卫健系统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扎实做好问题整改的“后半篇文章”,强化医疗卫生行风建设,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除了推行“纪检+”模式,各县(市、区)因地制宜,在创新方式方法上不断探索实践。石城县赣江源镇纪委聚焦赣江源头生态环境保护,监督开展生态资源保护专项整治,建立监督检查长效机制;赣县区江口镇纪委建立“互联网+”监督平台,群众通过智能手机能随时随地查询农村低保、特困人员补助等民生资金发放情况;龙南市夹湖乡纪委针对贫困村扶贫资金项目较多问题,探索形成《村务监督委员会操作手册(试行)》,以流程图形式加强项目全过程监督。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