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赣州政经 >> 正文内容

党建“多面手” 党务“老黄牛”——记大余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刘清平

来源:赣南日报    作者:曹芸 袁荣德 萧森    发布时间:2021年01月14日

一个人随机而就做一件事不难,难的是在于坚持;坚持一阵子也不难,难的是坚持到底。这句话,用在大余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县直机关工委书记刘清平身上,再合适不过了。在党务工作中,他一干就是26年,像“老黄牛”一样辛勤耕耘着这片热爱的“土地”。

 

创新的流动党员“双联双管”机制获全省党务技能大赛三等奖,城市基层党建“一体四翼、五共联动”机制入选“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六小工作法”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刘清平用20多年的心血和汗水,交出了一份份优秀的“答卷”。2020年,他被评为“新时代赣鄱先锋”之“党务工作好能手”。

 

潜心基层党建

 

“责任比能力更重要”,这是刘清平的座右铭。20多年如一日,他将自己的责任、热情和心血倾注在党务工作中。他一直注重知识的储备和更新,成为基层党建的“多面手”。历经多年耕耘,大余县农村、城市社区、非公经济等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都取得显著成效。

 

在大余县委组织部挂点的新城镇王屋岭村,一畦畦齐人高的枳壳树苗长势喜人。这块1200多亩的中草药基地,仅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一项,每年就可以为王屋岭村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逾7万元,并吸纳20多名贫困群众就业。这是刘清平近年来积极探索多元化发展模式,拉动农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的成果之一。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刘清平就注重“因村施策、一村一策”,着力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激发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热情,增强脱贫攻坚内生动力。

 

新形势下,为提升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刘清平探索建立了“一体四翼、五共联动”机制,打造以城市社区党工委为核心,社区党组织、驻社区单位党组织、新兴领域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同驻共建,驻社区单位与社区组织共建、资源共享、队伍共管、活动共融、事务共治的城市基层党建新格局,构建起党组织统一领导、各类组织积极协同、广大群众广泛参与的基层治理体系。

 

针对非公经济领域的短板,刘清平推动建立了5个“两新”党建联盟,搭建党员和职工“梦想屋”“党员驿站”等服务载体。同时,以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先行区为契机,在有色金属新材料、汽车零部件等8个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上建强党组织,产业链与党组织协同联动,实现党建全面进步和产业发展加速的双赢局面。

 

勇于担当作为

 

肩担责任,心系人民,关键时刻他更是冲在最前面。2020年1月24日,大年三十,本来是阖家团聚的日子,刘清平突然接到返岗的紧急通知。他连夜从老家赶回县城,奔赴岗位值守,此后两个多月没有好好休息过一天。

 

在县委领导下,他和县委组织部同事一起组织开展“我是党员我带头”示范行动,协调、配合各部门单位组建起312支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划分党员“责任区”,设置党员“先锋岗”,倡议全县党员干部在抗疫一线担当作为。党组织和党员的先锋旗帜,始终在大余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一线高高飘扬。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中央作出的战略部署。如何发挥“两新”组织的作用,巩固脱贫成果?这是刘清平经常思考的问题。他引导非公企业积极作为,坚决扛起社会责任,深入开展“百企帮百村”行动。大余县非公企业因地制宜,以签约结对、村企共建等形式,选择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公益扶贫等途径,助力帮扶村脱贫攻坚。

 

为进一步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刘清平以党组织引领,组织1800余名机关党员到社区报到,开展志愿服务,提供扶贫帮困、卫生保健、环境维护等10类志愿服务5.6万人次,共协调解决群众诉求327件,解决信访问题39起,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国家森林城市凝聚起强大力量。在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2020年,大余县先后摘取“国家卫生县城”和“全国文明城市”荣誉。

 

大胆探索创新

 

新时代党的建设是一个宏大的课题。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刘清平充分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紧跟时代要求,大胆探索推进党建形式、载体、方法等方面的创新,全面提升基层党建水平。

 

在往年,利用经商务工人员中秋、国庆等返乡时间,集中培训流动党员,为他们“充电”“补钙”,是他的工作常态。什么时候上课,安排什么课程,怎么上好课程……这些都是刘清平要花很多心思琢磨的问题。正因如此,每次的集中培训,都有300人以上主动报名参加,课程深受学员的好评。

 

面对当前的新冠肺炎疫情形势,最近,刘清平又在认真思考线上举办春节流动党员培训班的举措,以便让流动党员能利用春节的空闲时间继续“充电”。

 

早在10多年前,刘清平就开始关注流动党员的长效管理问题。为确保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刘清平曾十几次带队到广州市番禺区、江门市新会区、杭州市江干区等地,与流动党员所在地党组织合建了17个流动党支部,632名流动党员在远方找到了自己的“家”。通过党组织与党员、党组织与党组织双向联系,建立流入地日常管理、流出地跟踪管理“双联双管”的方式,构建全方位管理体系,有效破解流动党员联系沟通、组织学习、开展活动等管理难题。

 

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社区“一个不能少”。刘清平以党建为引领,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探索建立“六小工作法”,即讲清“小道理”凝聚大共识、宣传“小榜样”积攒大能量、开展“小活动”促进大融合、管好“小网格”撬动大治理、推行“小会商”解决大难题、做好“小事情”彰显大作风,推动党组织向最基层延伸,架起了党群连心桥,有效提升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彰显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与亲和力。

分享:

来源: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无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