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客家新闻网 作者:邱艺琴 刘慧 刘海锋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21日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
2019年以来,赣州经开区蟠龙镇通过有效利用集体土地,盘活闲置资源,探索出了一条党建引领村集体和贫困户“双脱贫”的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之路,让广大基层党组织实现了“有钱办事、有能力服务”的华丽转身。
过去穷家难当,一直是制约蟠龙镇发展的“瓶颈”。2020年初,蟠龙镇制定加快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实施方案,将发展村集体经济与村级绩效考核相挂钩,加大争资争项力度,强化对村“两委”业务指导,加强与赣州建控集团的沟通协调,推动村集体资产的租赁和置换,做到“物尽其用”。
工业预留地置换标准厂房。
同时,结合村情,蟠龙镇鼓励基层大胆创新、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其中,以工业预留地置换标准厂房,成为不少村探索发展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方式。
以水碓村为例,在2014年以前,该村是一个只能依靠“土地换资产”,缺乏有效增收渠道,公共事业停滞不前的“空壳村”。
后来,水碓村以48.3亩工业预留地置换赣州建控集团10968平方米标准厂房所有权。通过置换,该村每月租金收入36.83万元,全年可获441.967万元收益。如今,水碓村成为全镇首个采取置换标准厂房模式发展村集体经济的行政村。
“我们自开发以来,对村民来说,幸福感、获得感十足。”水碓村党支部书记朱后材向记者介绍,端午、中秋和春节,村里每个人都有600元分红,村“两委”帮大家代缴新农合50多万元;村里的路灯、停车场和健身器材都得到维修改造。
利用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建设扶贫车间。
尝到置换“甜头”的还有桃芫村、田心村。其中,桃芫村以101.951亩预留地,置换香港工业园二期2万多平米标准厂房,每月获租金19.43万元;田心村通过置换标准厂房,全年获87.168万元收益。
在闲置资产出租方面,各村的探索同样卓有成效。章甫村、杨坑村通过出租预留地年均增收86万元和130万元;田心村出租金岭西路两块预留地和部分办公大楼,全年可获150余万元收益。
蟠龙镇组织委员刘芳介绍说,如今,蟠龙镇的村集体经济发展呈现“百花齐放”的格局。2019年,9个行政村村级集体经济实际进账总收入突破1200万元。其中,车头、水碓、田心、杨坑、章甫、桃芫、杨边等7个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均在百万元以上,占比达78%。
集体经济有底子,为民办事才有底气。2019年,桃芫村拿出38.902万元,为村民代缴新农合;田心、杨坑、车头、章甫等村,每人每年能够获得400至700元分红;车头村用村集体经济收入投资90余万元建设扶贫车间,帮助5名贫困户22人实现家门口就业……
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两年时间里,蟠龙镇发挥村集体经济反哺农村发展作用,投入资金用于修缮路灯、维修村组道路、新建临时停车场、改造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等,村民获得感明显提升、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实现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
“蟠龙镇始终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接下来,我镇将向8个村成为‘百万强村’目标大幅迈进,届时预计全年收入可达1600万元,比上一年度增加20%,真正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总量扩张、效益提高、实力增强。”蟠龙镇党委书记刘福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