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客家新闻网-赣南日报 作者:曾艳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30日
宽阔通畅的快速路拉近了“五区”的距离,万达、格力电器制造业基地等大项目纷纷落户赣州,赣州跻身全国文明城市行列,章贡区蘑菇小镇、会昌和君教育小镇等一个个特色小镇让乡村活色生香……这些,都是统筹城乡发展带来的可喜变化。“十三五”时期,围绕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赣州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攻坚战,深入推进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统筹城乡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2019年12月26日,备受瞩目的昌赣高铁正式开通运营,标志着赣州进入高铁时代,赣州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地位更加显现。近年来,为增强城市竞争力、辐射力和带动力,赣州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不断加大建设投入,推进了一大批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从高铁通车、中心城区6条快速路建成通车,到综合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封顶、市白塔污水处理厂三期建成,再到上犹江引水工程一期暨龙华水厂工程实现通水运行,赣州重大项目建设步伐加快,城市建设各项配套更加完善,大城气质日益凸显。
城市的发展变化还在于功能与品质的不断提升。“以前我带孙女出来玩,每次上厕所都非常为难,带她进男厕很尴尬,让她一人在外面等又不放心。现在公厕设有‘第三空间’,就不会有这样的纠结了,并且厕所的卫生搞得很干净。”近日,市民廖先生说起赣州城区的公厕变化时,竖起了大拇指。为方便市民如厕,赣州市出台《赣州市“厕所革命”三年攻坚行动方案》,高位推动“厕所革命”,一座座干净整洁、功能齐全的公厕相继建成。人们轻点赣服通平台搜索,便可查询周边公厕位置、距离、路线等信息。
近年来,为破解停车难题,市中心城区新增智能停车场276个、停车泊位7万多个,推出46条路段、5200个停车位允许夜间停车;为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加大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力度,目前已完成城镇老旧小区改造378个,超过6.5万户居民受益;为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实施南河大桥拓宽改造、八一四隧道等一批交通改善项目,新改建城市主次干道201条,支路187条,打通断头路75条,城市通达性进一步增强;为让城市更宜居,出台并实施《赣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7-2030年)》,中心城区建成符合海绵城市标准面积35.85平方公里,建成蓉江新区新世纪公园等188个海绵项目,地下综合管廊建成廊体6.8公里。不仅如此,有序推动居民小区环境卫生整治,因地制宜改造老旧小区,增添居家养老、抚幼托幼等公共服务功能,开展交通标识线优化提升行动,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路长制”管理,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推进智慧教育、智慧社区、智慧交通、智慧公共安全、智慧管网等数据资源管理平台建设等一系列举措,城市功能与品质不断提升,城市治理管理机制更加完善,广大民众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统筹城乡发展,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乡村。近年来,章贡区沙河镇的发展速度和质量引人瞩目。行走在沙河镇,圩镇路面宽阔平坦,干净整洁,农村宽敞明亮的红砖房错落其间,形态不一的农旅项目扮靓各村风景更鼓起了村民钱袋子。通过这几年的发展,《赣州市沙河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和《赣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从纸上变成现实,沙河镇持续提升交通、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沙河镇居民幸福感和生活品位持续提升。
沙河镇是赣州市大力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赣州市全力推进示范乡镇建设,结合实际发展特色产业,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建成了一批具有县域特色的产业聚集区、生态循环经济区、城镇化拓展新区和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促进了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良性互动。一批各具特色、独具魅力的美丽村庄和特色小镇建设稳步推进,尽管它们面积不大,却承载着城乡融合、创新发展的时代使命。近几年来,赣县区江口镇、瑞金市沙洲坝镇、安远县三百山镇、石城县大畲温泉小镇、上犹县陡水镇、南康区家居小镇、信丰县赣南脐橙小镇、大余县丫山运动小镇、宁都县小布镇、龙南县武当镇入选江西省特色小镇,在赣南红土地上大放异彩。
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工程。不久前,在全南县南迳镇中心卫生院,全南县人民医院的神经、心血管、泌尿等科室专家通过远程会诊平台,对患者林群英进行诊治。今年69岁的南迳镇罗田村村民林群英因脑梗塞,住进南迳镇中心卫生院。有10多年高血压和5年肾结石病史的她,如今不出乡镇就可以得到诊治。林群英就医的变化,得益于农村县、乡、村三级和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完善提升。近年来,赣州着力推进医疗服务城乡均等化,建立从乡镇卫生院到县、市、省人民医院的四级远程会诊平台,把优质医疗资源与技术与乡镇联通,让林群英这样的患者不出乡镇,就可以享受城市居民一样的优质医疗服务。在赣南,不仅是医疗服务城乡差距越来越小,交通、教育、文化体育、就业和社会保障、社会管理服务等各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务均延伸到乡村,行路难、看病难、就学难等也得到基本解决。
走进信丰县正平镇坝上中心村,道路平坦干净、小院错落有致、文化墙多姿多彩、垃圾桶摆放整齐……说起这几年村里的变化,村民不由地连连称赞:“环境变好了,村子漂亮了,日子更美了!”在大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同时,赣州积极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让城乡居民共享振兴发展成果,相继出台《赣州市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工作方案》《赣州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攻坚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文件,从模式理念、时间进度、目标任务、政策支持等多方面,详细绘制赣南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路线图,高位推动、高效引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全市安排新农村建设点2.2万个,建设生活污水处理点1025个,建成乡镇垃圾中转站229个、垃圾焚烧发电厂3个,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9.3%。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让赣南越来越多的乡镇实现了从“脏乱差”到“清绿美”的蜕变。
“‘十三五’以来,全市新型城镇化攻坚战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中心城区城市规模不断壮大,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民生保障更加有力,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赣州市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廖光斌说。(记者 曾艳)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