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赣州金融网 作者:赖作明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12日
本站讯 近日,大余县新城镇第二十期烹饪培训班顺利结业,40名学员通过培训掌握了一技之长,这是该县整合资源,科学安排各项培训内容,扎实开展新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的一个缩影。
培训项目开绿灯
近年来,大余县围绕农业农村重点产业发展,以乡村旅游、现代农业实用技术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为抓手,实施旅游服务行业、农业种植、养殖及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等项目,广泛开展创业培训、就业技能培训、劳务品牌培训等一路绿灯,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青龙镇青龙村村民饶日龙,早前在家中经营收购鸭毛,规模较小。在农粮、就业部门的支持下参加了创业培训,他较全面学习了经营知识和先进的加工技术,成立了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的150余名社员中,有近百人参加了培训,整条产业链生产质量大大提升。
大余县紧跟市场需求和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调整培训内容,把课堂搬到餐馆、旅游景点和客房,在田间地头开展实训指导,着力提升农村劳动力技能水平。
培训质量上保险
精准培训,质量为先。为确保培训质量,该县着重抓好“培训过程”和“资金拨付”两个关口,让培训人员在有限时间内提高技能,切实保障资格证书的含金量。
“在开班时,我们核对参训人员的身份及清点人数,培训期间核实学员出勤情况,听取学员对课堂的反馈等;结业考试时重点监督考试纪律,培训过程全程录像。”该县就业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按照“谁分管、谁负责,谁经办、谁落实”的工作原则,大余县严格规范培训资金补贴的发放,培训机构将相关材料报送县人社部门和财政部门审核,依照统一的标准制定报账须知,对上报资料仔细核对,还将通过电话回访培训学员,确保资料真实有效,资金落实到位。
培训对象增本领
“培训工作绝不是漫天撒大网,要以充分就业创业为目标,让培训学员学有所用,学有收获!”该县就业部门培训中心负责人如是说。
该县构建起以县人社部门培训机构为主体,以县职业中专、专业机构等社会办学力量和村(居)培训机构为补充的大培训体系。依据各乡镇农村劳动力情况摸底表,按培训项目分类登记造册,培训对象落实到人,采取了集中授课、现场指导、观摩学习、能人说教等形式组织劳动力全流程、全课时参加培训,做到每个培训项目和各培训流程的学员、时间、内容、地点、课时、师资六到位,培养了一批育婴员、茶艺师等专业技术型人才和“下地弯得了腰,上桌能玩鼠标”的新型农民,实现“培训一人、致富一家、带动一片”的综合效益,帮助一些贫困家庭脱贫致富。今年以来,全县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20期,免费培训农村劳动力2566人,帮助2000余名农民实现就业创业。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