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深度视野 >> 正文内容

目标金控牌照!鲁信集团火速斥资4.86亿收山东国信4.83%股权

来源:信托百佬汇    作者:胡飞军    发布时间:2020年09月07日

    相关政策一出台,鲁信集团立马开始整合内部资源,为申请金融控股牌照做准备。
 
    9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关于实施金融控股公司准入管理的决定》,明确非金融企业、自然人等控股或实际控制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类型金融机构,并且控股或实际控制的金融机构总资产规模符合要求的,应申请设立金融控股公司。
 
    9月3日晚间,鲁信创投(600783,SH)和山东国信(01697,HK)双双发布公告,鲁信创投的全资子公司山东高新投拟将其持有的山东国信4.83%股权,以非公开协议方式转让给鲁信集团,转让价格每股2.1614元人民币,总转让价款4.86亿元。
 
    据了解,鲁信集团持有山东国信52.96%的股权(包括直接持有的48.13%和通过鲁信创投间接持有的4.83%),此次转让若能如期完成,鲁信集团总持股数不变,但全部变为直接持有52.96%山东国信股权。这对山东国信而言,控股股东性质不会发生变化。
 
    “截弯取直”剑指金控牌照
 
    根据公告,鲁信集团对于旗下子公司持有的山东国信股权进行收购,类似于“截弯取直”,即从“直接持股+间接持股”全部变为“直接持股”。
 
    鲁信集团的全称为山东省鲁信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鲁信集团”)初创于1987年,是山东省重要的投融资主体和资产管理平台,山东省财政厅持股97.39%和山东省社保基金理事会持股2.61%。
 
    上市公司鲁信创投的控股股东为鲁信集团,根据公告,鲁信创投的全资子公司山东省高新技术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山东高新投”)向鲁信集团转让所持有的山东国信2.25亿股,占山东国信的4.83%股权,每股价格2.1614元,总股权转让价款为4.86亿元。

    山东高新投持有山东国信股权始于2002年和2003年,其分别2次投资合计成本1.5亿元投资山东国信,目前持股4.83%,山东高新投累计获得山东国信分红约1.95亿元。
 
    鲁信创投表示,若此次交易顺利取得监管部门的认可,完成全部转让手续,预计回笼资金4.86亿元,预计实现投资收益 3.83亿元。
 
    就鲁信集团而言,此次股权转让有利于其捋顺旗下所持金融股权关系,部分间接股权全部变为直接持股,不再通过子公司、孙公司弯弯绕绕,完成后,鲁信集团直接持有山东国信52.96%股权,山东高新投不再是山东国信股东。
 
    据悉,此次股权转让交易还需要获得银保监部门等监管部门审核批准。
 
    据相关知情人士透露,鲁信集团收购鲁信创投子公司山东高新投所持信托股权,属于其内部资源的进一步整合,为下一步申请金融控股公司牌照做好准备。
 
    根据鲁信集团官网,除了控股山东国信,鲁信集团是鲁信创投、山东金融资产管理(地方AMC)等控股的,还参股包括中泰证券、德州银行、济南农商行、富国基金、泰山财产保险等金融企业。
 
    9月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金融控股准入相关管理决定。由于金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支撑,李克强说,“此次实施金融控股公司准入管理,一方面是为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另一方面也是注重防范化解风险。”
 
    “此次实施金融控股公司准入管理,重点突出,对符合要求的金融控股公司,要按规定管、依法管,让它更好运作、合法运作。”李克强总理说,“同时要不断探索经验,为中小金融机构创造更多便利,使其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山东国信上半年净利增近六成
 
    山东国信初创于1987年,目前是山东鲁信集团控股的综合性金融服务机构,2017年12月在香港联交所H股挂牌上市,是内地信托登陆国际资本市场第一股,也被誉为“港股信托第一股”。
 
    在行业增速放缓和缩减规模之下,山东国信今年上半年业绩实现大幅增长。
 
    财报显示,山东国信上半年营业总收入11.37亿元,同比增长32.5%,净利润5.14亿元,同比增长56.7%。
 
    山东国信解释称,主要是因为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利息收入和以权益法计量的投资利润等同比大幅增加。
 
    同时,山东国信信托资产规模从去年同期的2473亿元减少至今年6月末的2325亿元。其中,主动管理型信托资产规模1014亿元,占全部规模的44%,主动管理信托产生收入4.6亿元,占全部信托业务收入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的81%。

分享:

来源:信托百佬汇

责任编辑:梅茜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