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宏观经济 >> 正文内容

央行连续15个工作日开展逆回购
累计向市场投放1.93万亿元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刘琪    发布时间:2020年08月28日

    8月27日,央行发布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当日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000亿元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维持2.2%。此次逆回购操作也是央行自8月7日以来连续第15个工作日开展。Wind数据统计显示,央行15个工作日的逆回购累计操作量达1.93万亿元。
 
    “在货币政策强调灵活适度、精准导向的前提下,央行之所以加大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力度,主要原因是在债券、贷款等供给大幅增加的情况下,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避免资金面过于紧张。”联储资管投资研究部总经理、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高级研究员袁东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值得关注的是,在开展逆回购操作的15个工作日中,央行还于8月21日、8月24日、8月25日连续三天开展14天逆回购,操作资金分别为500亿元、600亿元、500亿元,中标利率均为2.35%。而近两年,在非季末、年中、春节前后时点,央行连续开展14天逆回购较为少见,因此也引起了市场对于央行是否会重现2016年8月份的情形,即通过锁短放长、抬高综合资金成本、变相“加息”的担忧。
 
    “变相‘加息’的担忧并没有必要。”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院陶金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分析道:首先,相较于2016年8月份的7天逆回购净回笼,本月的14天逆回购投放是在7天逆回购净投放的基础上,这便很难证明是“锁短”。其次,与2016年的偏紧货币政策不同,5月份以来央行已经基本完成了对资金空转套利现象的监管,短端利率也在持续上升,已经回到了2019年末的水平,“锁短”的必要性较小。最后,在信贷扩张不减的情况下,货币市场利率持续提高,有可能会对银行短端负债管理造成额外压力,因此短端利率的提高空间不大,更不存在加息的动力。
 
    在袁东阳看来,“灵活适度、精准导向”仍将是现阶段货币政策主基调。

分享:

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梅茜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