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良好金融环境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南康探索“金融产品地摊”新模式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张春明 宋石长 发布时间:2020年08月27日
群众在“金融产品地摊”咨询金融产品及相关金融知识。 记者宋石长 摄
本报讯 (张春明 记者 宋石长)南康区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深入推进县域金融改革示范区建设,创新推出“金融产品地摊”新模式,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进行了有益探索。通过“金融产品地摊”等方式,今年以来,该区累计续贷、延期各类贷款达8564笔共计50多亿元,创新推出“品牌贷”“木材贷”等50多种金融产品,为1.5万家有融资需求的企业办理贷款154亿元。该区市场主体新增1.02万户、总量达8.76万户,总量和增量均居赣州第一、全省前列。
南康区有8万多个市场主体,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企业复工复产遇到特别大的阻力。为此,南康区充分发挥金融机构多、开发产品多、创新模式多等优势,多次召开应对疫情服务实体经济座谈会和银企对接会,推动出台金融支持复工复产的一系列措施。今年3月起,该区尝试引导一批金融机构和类金融机构入驻该区双向开放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信贷通、融资租赁、还贷周转金等“一站式”金融服务,先行先试开展“金融产品地摊”活动。
“金融产品地摊”活动的推出,使得众多市场主体迅速从“失活”走向“复苏”。为进一步推动“金融产品地摊”活动走向深入,该区顺势而为,成立“金融产品地摊”活动工作推进小组,进一步理清思路、找准定位、细化措施,探索设立“产品宣传区、金融服务区、银企洽谈区、企业路演区、配套服务区”等“五区”,通过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固定人员、固定模式,该区统战、工商联和行业协会等部门联合发力,实现“金融机构来摆摊、小微企业来赶集”有效供求对接的“54321”金融地摊新模式。
“金融产品地摊”不能图形式、走过场,必须达到真正帮助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问题的目标,该区选择在中心地段双向开放服务中心,设立省级普惠金融服务中心,安排业务骨干开展“金融产品地摊”活动,推动金融产品“应摆尽摆”,并将活动开展情况列入金融机构年度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形成了一套常态化、有实效的“金融产品地摊”活动规则。
“金融产品地摊”活动的开展,为南康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金融环境,有效保护和激发了市场主体的活力,助推了招大引强工作的展开。疫情期间,格力电器、居然之家、月星集团、美克美家等一批大企业大项目依然高效落地南康,今年上半年,该区GDP增长2.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9%,财政总收入增速8.1%,10个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正增长,进一步凸显了南康区在全省、全市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