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说险-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交通银行赣州分行》
来源:赣州金融网 作者:交通银行赣州分行 发布时间:2020年06月23日
电信网络诈骗是指犯罪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犯罪分子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最近常发生在广大市民中几个电信网络诈骗案例,让我们去看看吧。
案例1:医保诈骗
今年5月10日,市民王女士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北京医保中心的,发现王女士涉嫌骗保,要将其医保卡注销。对此,王女士表示,自己根本没去过北京,怎么可能办卡。于是,电话被转接到北京市公安局“刘警官”处。刘警官让王女士添加QQ,称这是线上报案平台,王女士的个人信息可能泄露了,需要通过网上报案才能自证清白。
之后,“刘警官”要求王女士做好保密工作,并将银行卡内的现金取出,以免被不法分子转走。王女士信以为真,按照对方指示到ATM机上操作。根据“刘警官”指挥,王女士进入ATM机英文界面,最终将11200元转给了对方。这时,王女士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案例分析
犯罪分子冒充社保、医保中心工作人员,谎称受害人医保、社保出现异常,可能被他人冒用、透支,涉嫌洗钱、制贩毒等犯罪,之后冒充司法机关工作人员以公正调查,便于核查为由,诱骗受害人向所谓的“安全账户”汇款实施诈骗。 提醒广大市民,骗子的诈骗手法万变不离其宗,都会要求转账汇款,医保人员、公安民警是不会要求市民转账的,更没有所谓的“安全账户”,将请广大市民朋友遇到此类情况时,一定提高警惕,不能透露自己的身份信息,更不能向对方转账,避免再次上当,被骗蚀财。
案例2:微信伪装“快递”骗局
吴先生接到了一通自称是某快递公司客服的电话,称他的货品被寄丢了,并报出了订单号和个人信息。吴先生对对方的身份确信不疑,按照指示,在微信上关注了一个名为“XX快递”的公众号。按照公众号内的指示操作后,就跳转到了一个与某移动支付平台的登录页长得一模一样的界面。吴先生“登录”个人帐号后,输入绑定的银行卡账号密码,和手机上收到的短信验证码。几分钟后,却发现银行卡内的几千余元全部被转走了!
案例分析
犯罪分子利用微信伪装成快递公司,添加您的微信让你关注公众号。事实上,这是一个假冒的登录页面,用户在输入帐号和密码的同时,骗子就已经悄悄把信息收集起来。验证码是银行卡的最后一道防线,吴先生输入验证码之后,银行卡就成为骗子的囊中之物了。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小技巧
在遭遇电信网络诈骗后,应尽快做到以下三步:一是准确记录骗子的账号、账户姓名;二是尽快拨打110或者到最近的公安机关报案;三是及时准确将骗子的账号和账户姓名提供给民警,由公安机关进行紧急止付。
六不:不轻信,不汇款、不透漏、不扫码、不点击链接、不接听转接电话。
三问:遇到情况,主动问本地警察,主动问银行、主动问当事人。
养成七个好习惯:
1.保护好个人身份证和银行卡信息,保管好不用的复印件、睡眠卡、交易流水信息。
2.网上银行操作时,最好手工输入银行官方网址,防止登录钓鱼网站。
3.输入密码时,用手遮挡。
4.密码要设置得相对复杂、独立,避免过于简单,避免与其他密码相同,定期更换。
5.开通账户动账通知短信,一旦发现账户资金有异常变动,立刻冻结或挂失。
6.不随意链接不明公共wifi进行网上银行、支付账户操作。
7.单独设立小额独立银行账户,用于日常网上购物、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