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宏观经济 >> 正文内容

中国金融市场开放渠道日趋多样
互联互通作用突出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昌校宇    发布时间:2020年06月23日

    今年以来,在疫情影响下,叠加内外部诸多不利因素影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但这些都并未影响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既定进程,金融市场开放继续行稳致远。
 
    6月18日,人民银行副行长、外汇局局长潘功胜在第十二届陆家嘴论坛上表示,我国金融市场采取渐进式、管道式的开放模式,目前的开放渠道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境内外市场互联互通,如“沪深港通”“债券通”“沪伦通”等,国际投资者通过离岸市场投资境内市场。第二类是境外投资者直接入市,如QFII、RQFII,以及境外投资者直接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CIBM)等。第三类是境外金融机构在我国设立商业存在,直接在境内开展投融资业务。
 
    “第一类互联互通渠道,目前在开放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股票市场方面,‘沪深港通’渠道下,境外投资者持有股票的市值占境外投资者持有总市值的60%。”潘功胜介绍。
 
    德邦基金海外与组合投资部业务董事朱帆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境外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关注度加速上升,持续开放的红利政策促使外资不断流入中国资本市场。截至2020年3月份,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的中国股票资产市值达到1.9万亿元。从4月份数据来看,陆股通累计净流入额达到1.03万亿元,持股市值达到1.45万亿元,海外投资者已经成为A股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之一。
 
    结合中国金融市场开放步伐,已开通的“沪港通”“深港通”及“沪伦通”取得了哪些成效?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陶金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沪港通’自开启以来,股票名单不断扩展,交易规模不断增加。‘深港通’在机制设计上保持与‘沪港通’基本框架、模式不变,发展情况也较为稳定。‘沪伦通’的开通对人民币国际化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朱帆认为,开放的核心是将中国与世界融合,让更多的海外投资者关注中国、了解中国高速发展的金融市场,同时也让中国投资者有更多机会与世界领先的金融市场、机构深度交流。所以,“通”是中国与世界的“揉合剂”,并将在3个维度集中体现。
 
    第一,投资端的“通”主要来自“沪深港通”“沪伦通”等多个金融主体渠道实现互联互通机制。今年以来,南下资金累计流入中国香港市场超过2900亿元,而北上资金累计投资A股市场超过900亿元,足以证明两地相互的投资热情和需求被持续激发。
 
    第二,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众多战略目标之一,而更方便的换汇、结汇,更自由便利地进入中国市场,对国际投资者来说非常重要,人民币国际化的“通”,将为投资中国资本市场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第三,金融市场开放是提升中国整体形象的核心手段之一,更开放的金融舞台会更吸引海外投资者关注中国、投资中国,中国资本市场也有望成为国际投资者的核心“战场”,而中国投资者也将长期吸收海外优质投资者的先进投资经验。

分享:

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梅茜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