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王佑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16日
你未必会经历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三里岛核爆炸,也可能对苏联的切尔诺贝利7级重大事故没有太深刻的印象。但是,发生在此时此刻的日本核电事件,却是如此的牵动人心。
日本“3·11”9级地震之后,福岛核电站一连串的突发事故,已经成为了国际头等环境事件。
到底这场事故将会对环境、生命产生多大的影响,尚难猜测。但核辐射对诸多生命的巨大威慑力却显露无遗。
由此,延展出去的另一大疑问是:中国的核电设施是否经得起考验?中国的安全防护系统能否坚不可摧?到底怎样的核电装置会更加有保障呢?
中国核电站与日本不同
在全球而言,核反应堆大致分为“轻水堆”和“重水堆”两大技术派。其中,轻水堆又被划分为压水堆、沸水堆等。
我国几十年的核电发展可以看出,压水堆是国家确定的最主要路线。
国内的核电第一阶段约在1970年到1983年期间。时任总理周恩来于1970年2月8日提出要发展核电,因而第一个自主化核电项目“728工程”正式出现。
随后的7年,由法国提供贷款,与中国进行经济技术合作,其中包括建设一座核电站。但由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经济调整,又迫使该项目下马,“728工程”是否需要保留又引发了一段争议。
但是1982年时,国务院领导最终确认采用压水堆,并定在浙江海盐,秦山核电站一期项目筹备启动。从此,中国压水堆型路线被确认,且决定采用百万千瓦级的机组技术,并走“学习国外技术加自主研发”的道路。
1986年到1997年时,我国共建成了6座核电站和11个核反应堆,总容量为8.7G瓦,在中国装机发电总量上占比为1%。
2003年之后,核电站进入了批量建设阶段,其中28个核电反应堆将采用二代或二代加技术,而不到10座反应堆则采用第三代技术。
相比风能、太阳能,核电对中国的能源意义或许要更大。到2020年年底,估计中国的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其他新能源的装机量占总装机容量的11%左右,而核电估计可以占到4%。
国内的核电站经营方主要是中国核工业集团和中广核集团两大央企,大唐、华电福建发电、中电投、申能股份[7.55-2.58%]等也都参与了不同核电站项目的投资。
与中国大批核电站走“压水堆”有所不同的是,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所采用的技术是BWR(沸水堆)技术路线。
沸水堆直接从堆芯产生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生事故的福岛1号机组1971年3月投入运行,属于BWR-3堆型,目前已不使用。
以中广核为例,目前有5台在运行核电机组,均位于大亚湾核电基地,总装机容量502万千瓦。
“大亚湾核电站2台机组于1994年投入商业运行,岭澳核电站一期2台机组于2003年全部建成投入商业运行,岭澳核电站二期1号机组于2010年9月投入商业运行。”中广核一位内部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道。
中广核集团正在发展的堆型是自主创新的CPR1000型压水堆,“压水堆产生的热量通过一回路系统带出并通过蒸汽发生器系统产生蒸汽,驱动汽轮机。我国的压水堆核电站技术上比较成熟和先进,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该中广核人士表示。
从世界已经在建或者建成的核电机组来看,代表性核电技术大致有6种:美国西屋电气的先进非能动压水堆(AP1000)、法国阿海珐公司的欧洲压水堆(EPR)、美国GE的先进沸水堆(ABWR)和经济简化型沸水堆(ESBWR)、日本三菱公司的先进压水堆(APWR)和韩国电力工程公司的韩国先进压水堆(APR1400)。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AP1000和EPR。
一位专家也向记者介绍到,由于福岛核电站的机型较老,所以日本可能在当初设计和安装该机型的时候,也没有对抗震的能力做比较充分的估计,“9级地震级别,不一定是该核电站能承受的。”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