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要闻 >> 正文内容

日本核安全危机升级 核裂变担忧隐现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宋冰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16日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枝野幸男在15日下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向福岛第一核电站二号机组注水的工作并不顺利。

当天,福岛第一核电站多个机组再现险情。东京电力公司说,前一天发生氢气爆炸的三号机组反应堆上方有白色蒸汽冒出,四号机组出现爆炸并发生火情。北京时间上午5时多,二号机组发出爆炸声。

日本首相菅直人指示,居民避难半径从第一核电站周边20公里扩至30公里。

和此前一号、三号机组发生在反应堆安全壳外部的氢气爆炸性质不同,二号机组此次爆炸位于反应堆安全壳内部的压力控制池。枝野幸男在当日记者会上称,二号反应堆的压力控制池已经出现破损。

压力池破损意味着核泄漏危机升级,因为核反应堆本身出现了破坏。

日本东海大学教授、朝日CS卫星电视主持人叶千荣昨天在微博上表示,主管核电的海江田万里昨天对东京电力方面说:“一定要全力阻止第一核电站四号机组出现不断发生核裂变的再临界状态。”这是地震后,日本官方首次在公开场合提到核裂变和临界反应的可能性。

截止到目前,福岛第一核电站的一、二、三、四号机组先后发生了氢爆。

二号、四号机组爆炸

日本昨日当地时间上午6时多,福岛第一核电站二号机组、四号机组陆续发生爆炸。

枝野幸男表示,当地时间昨天上午10时22分的监测结果显示,第一核电站(三号机组)附近区域的辐射量最高已经达到人体辐射上限的400倍之多。

之后,相关数据有所下降。

他在下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对记者说,已经向核电站的一号与三号机组顺利注入了水,但是向二号机组注水的工作并不顺利。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警察厅15日下午称,福岛第一核电站方圆20公里范围内的居民和住院患者的撤离工作已经结束。

日本政府已指示居住在方圆20公里到30公里范围内的市民躲避在室内,福岛县警方也呼吁居民不要出门。

据共同社报道,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后,东京等地检测到辐射量超标的情况。消息称,15日,日本千叶县的辐射量达到正常标准的2到4倍。

据报道,15日,东京市检测到辐射微量超出正常标准。

当天,日本政府宣布福岛第一核电站周围30公里范围内为禁飞区。

最坏结果:堆芯爆炸

日本经济产业省原子能安全和保安院昨天说,福岛第一核电站二号机组当天上午发出爆炸声,可能是核反应堆中的控制压力池出现损坏。发出爆炸声后不久,福岛第一核电站四周监测到965.5微西弗的辐射,之后下降到882微西弗。

枝野幸男在记者会上说,覆盖核反应堆的设备一部分出现了损坏,核反应堆容器有无法完全密封辐射的可能性。

二号反应堆压力控制池出现破损的消息引发了外界进一步的担忧。

由于爆炸后压力池的压力从三个大气压下降到了一个大气压,证明控制池破损有可能导致反应堆内第二道屏障即反应堆压力容器也出现破损。压力容器用于冷却反应堆,其中容纳着大量含有铯、碘的冷却水。

目前,二号机组压力控制池爆炸后释放的是液体还是气体尚不得而知,专家分析,如果泄漏出来的为液体,则性质将更为严重。

针对越加严重的情况,日本政府昨天宣布设立以首相菅直人为本部长的“福岛核电站事故对策统合联络本部”,举全力应对福岛第一核电站可能出现的问题。

此前,日本政府就已经提出,希望国际原子能机构派专家组赴日协助应对地震和海啸引发的核安全危机。

另外,据日本新闻网报道称,日本陆上自卫队的一支穿戴特殊防辐射服的防化部队,已经紧急开赴福岛第一核电站。

法国核能监督独立机构主席德博尔德表示,福岛可能面临更严峻的局势是,一旦堆芯熔化后,被溶化的核物质将聚集在反应堆压力容器的底部,这时无法对其再进行冷却。而一旦反应堆温度继续上升,这些核物质将穿透压力容器甚至最外层的安全壳。

据核专家分析,二号机组接下来的发展,往好的方向发展就是通过成功冷却进入低温停止状态,而坏的结果则有三:一是堆芯继续熔化,但不穿透安全壳;二是堆芯熔化并最后穿透安全壳;三是堆芯熔化时温度无限上升直至堆芯爆炸。

其中最危险的结果就是第三种,堆芯爆炸。“如果温度无限上升,蒸汽压力过高,不排除会发生堆芯爆炸。后果就是大气、水、土壤都会受到放射性物质污染。”复旦大学核科学与技术系教授袁竹书强调。

分享: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