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宏观经济 >> 正文内容

央行:我国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传导更为通畅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刘琪    发布时间:2020年05月11日

    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央行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手硬”。据央行5月10日发布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疫情发生以来,央行根据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阶段性特点,出台了一系列货币政策措施。得益于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明显提高,各项货币政策措施向实体经济传导通畅,有效支持了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缓解了实体经济的实际困难。
 
    近年来,央行抓住银行作为货币政策传导中枢的关键,采取多项措施缓解银行货币创造面临的流动性、资本、利率“三大约束”,着力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央行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0年4月份,10次降准释放长期流动性8.4万亿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由2018年初的14.9%降至9.4%,今年春节假期后前两个工作日超预期投放短期流动性1.7万亿元,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2019年至2020年4月份,银行已发行永续债7186亿元,有效补充了一级资本;2019年8月份以来LPR改革顺利推进,打破了贷款利率隐性下限,激发了贷款需求。随着“三大约束”明显缓解,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更为畅通,传导效率明显提高。
 
    从引导贷款投放看,一季度人民银行通过降准、再贷款等工具释放长期流动性约2万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7.1万亿元,每1元的流动性投放可支持3.5元的贷款增长,是1:3.5的倍数放大效应。从降低贷款利率看,3月份企业贷款利率为4.82%,较2019年底下降0.3个百分点,较2018年高点下降0.78个百分点,降幅明显超过同期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和LPR的降幅。政策利率下降的效果放大传导至实体经济,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有效发挥了促进贷款利率下行的作用。
 
    央行指出,无论是从引导贷款投放来看,还是从降低贷款利率来看,我国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更为通畅,银行的主体作用发挥充分,市场机制运转良好。
 
    同时,央行表示,下一阶段,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灵活适度,继续根据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阶段性特点出台有针对性措施,保持货币政策传导效率,进一步缓解实体经济面临的实际困难,对冲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
 
    广发证券资深宏观分析师周君芝认为,央行一季度侧重于稳定流动性环境和金融负债端,二季度将实体增长和就业问题放到更高的位置。未来央行的重点在于实体信贷,与银行负债端更直接相关的货币市场将相机跟随调整。
 
    中信证券宏观研报指出,一季度货币政策在“降成本”和“调结构”等方面均展现出了积极成效,后续再贷款和再贴现仍将有约1.1万亿元额度有待释放,货币政策仍处于“加力”阶段。二季度进一步降准和降息依然可期,助力实体经济回升。

分享:

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梅茜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