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高层声音 >> 正文内容

发改委:CPI涨幅或继续回落
全年将“前高后低”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苏诗钰    发布时间:2020年04月21日

    4月20日,国家发改委召开4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严鹏程在发布会上就近期CPI同比涨幅重回“4时代”表示,随着全社会生产生活秩序的进一步恢复,CPI涨幅有望继续回落,全年将呈现“前高后低”态势。
 
    严鹏程表示,去年下半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特别是猪肉等重要食品价格上涨较快。今年以来,由于疫情的冲击,物价尤其是重要民生商品的价格走势更加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总的来看,疫情对我国居民消费价格的影响是短期的,我国物价平稳运行的基础仍然坚实。3月份我国CPI同比上涨4.3%,涨幅比上月收窄了0.9个百分点,环比下跌1.2%,是近10多年来环比最大降幅,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疫情对我国主要农副产品和其他消费品产销的影响正在较快缓解。
 
    据介绍,国家发改委高度重视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今年以来,会同有关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重要民生商品价格基本稳定。一是强化猪肉保供稳价。启动实施生猪规模化养殖场建设补助项目,鼓励扩大猪肉等肉类进口。近两个月,猪肉价格从较高水平上持续回落,4月19日,36个大中城市超市集贸市场猪肉零售价格比2月中旬下降12%。
 
    二是强化粮油市场供应。加大成品粮油投放,积极推进粮食加工企业复工复产,指导各地特别是大中城市增加成品粮油库存。
 
    三是强化民生兜底保障。把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作为重要抓手,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地实际发放补贴累计达到93亿元。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天气回暖、交运恢复,食品供给增多也将带来食品价格的回落;非食品价格中的商品部分会受到PPI低迷的影响而维持低位;疫情对服务业的影响会持续较长时间,从而对服务类价格造成持续压制。虽然今年全球粮食供给会出现结构性短缺,导致国内部分农产品和饲料价格将会因此上升,但对国内整体粮食供应不会造成明显影响。加上下半年通胀高基数效应会逐步显现,年内通胀不会成为货币政策更为灵活的制约因素。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对记者表示,国内疫情逐渐平息,物流运能恢复叠加天气转暖,对食品价格的上行担忧有望逐渐消解;但同时居民消费可能有补偿式反弹,在外就餐等服务类价格可能环比回升。预计今年下半年,食品和非食品环比都将向历史季节性均值方向修复,维持年内CPI趋势下行的判断不变。

分享:

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梅茜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