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宏观经济 >> 正文内容

美联储降息至零利率叠加QE
我国央行仍坚持“以我为主”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刘琪    发布时间:2020年03月17日

    3月16日,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正式落地,释放长期资金5500亿元。与此同时,央行还开展了1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中标利率维持3.15%。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央行采取“定向降准+MLF”组合,释放长期资金,有利于金融机构稳定预期,做好资产负债管理,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对普惠金融领域的支持力度。
 
    值得关注的是,美联储继3月3日降息后,在北京时间3月16日,又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0-0.25%的超低水平,并启动7000亿美元量化宽松(QE)计划。东方金诚首席公关分析师王青认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潜在冲击,美联储在短短一个月内已重启2008年-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的货币政策模式——零利率+大规模QE,并正在引领全球货币政策进入新一轮降息通道。
 
    “此次美联储‘超预期、大手笔’降息的目的是为了对抗新冠肺炎疫情对其国内经济的负面冲击”,昆仑健康资管首席宏观研究员张玮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如同去年一样,美联储的QE对其他国家无疑会有示范效应,预计此后将会看到更多国家央行紧急降息。
 
    当前,市场普遍关心我国央行是否会跟随美联储降息。实际上,从过去几年来看,我国的货币政策都是根据我国的经济形势、通胀水平、就业状况等因素而定,美联储无论加息还是减息,我国并没有第一时间进行同步的调整。温彬认为,美联储连续两次紧急降息累计150个基点,联邦基金利率再次回落至零利率水平,在此背景下,此次MLF利率保持不变,体现了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
 
    “3月16日MLF操作利率与上次持平,说明央行的操作主要‘以我为主’,但全球开启新一轮宽松之后,中国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打开,后续预计还会有进一步的宽松政策出台,但宽松力度应该不及美联储。”中山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全球一体化的联动效应下,美联储降息和QE同时推出的货币宽松政策势必会对我国未来的政策选择产生影响,但影响较为有限,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和执行还是更多的服务于国内稳增长和调结构。
 
    章俊进一步指出,一方面,本次美联储降息至零的操作使其价格空间基本耗尽,无法令美国经济向2008年那样快速反弹,全球经济在未来可能会迎来一个相对长周期的衰退。因此,我国央行不能仅仅为了当前的疫情事件性冲击而过度消耗政策空间;另一方面,鉴于前期陆续推出的政策红利支撑中国经济增长具有相对确定性,未来外资将持续流入且人民币汇率兑一揽子货币保持大体稳定,国内货币政策的重心可以更多地兼顾“以我为主”的独立性。

分享:

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梅茜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