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高层声音 >> 正文内容

中国企业赴美上市前景可期

来源:上海金融报    作者:马翠莲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15日

    《上海金融报》专访乐博律师事务所中国及证券业务部主席那明器先生

  《上海金融报》:美国乐博律师事务所是全球首家成功协助中国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律师事务所,这些年,在乐博的帮助下,已经有60多家中国企业成功在美上市。去年乐博代理的19项交易总额高达431亿美元。您被公认为代理中国企业证券交易业务的先锋人物之一。您对此有何感想?

  MitchellNussbaum:一个多世纪以来,乐博一直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以帮助他们实现拓展全球业务的梦想。目前我们在全美各地设立的分所,特别是在中国北京设立的代表机构,使我们的业务能力如虎添翼。

  对于希望在美国资本市场获得融资的亚洲公司客户、以及希望在中国拓展业务或寻找投资机会的美国公司客户,乐博中国业务部在公司和证券法、私募股权及跨境交易等领域拥有核心优势,能够提供卓越的服务,而这些优势同时使我们成为业界领航者之一。

  在代理总部在中国境内的公司进行承销的公开发行项目方面,汤森路透将乐博列为顶级律师事务所榜首,排名依据为2007年至2010年三年间交割的交易总数。

  《上海金融报》:中国拥有成千上万家符合上市条件的高增长、高盈利企业。预计在今后5年中,中国将成为全世界拥有最多新兴上市公司的国家。但是在哪里上市以及选择何种途径上市?美国、新加坡、香港、上海、深圳……全球众多资本市场哪个更适合中国企业?

  MitchellNussbaum:权衡在各资本市场上市的利弊、选择最佳上市途径、制定最佳上市策略,是保证公司上市后获得较高估值以及保证资金持续注入的重要因素,但同时也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金融危机后,国际投资者更加审慎,投资标准随之提高。中国企业只有做好充分的上市准备工作,并与具有国际水准的咨询团队合作,才能最终实现上市目标。

  对赴美IPO的中国公司来说,语言和文化背景可能是最大的障碍,中国公司赴美上市的方式也正在发生变化。此前中国公司主要通过“借壳”上市,但因并购欺诈等风险,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可能对通过“借壳”上市的中国公司及其律师、银行家和会计师网络,发起国会听证和调查,“借壳”上市的公司预计将大幅减少,改道IPO上市融资的公司将迎来高速发展期。

  总的来说,美国投资者对中国企业兴趣很大,普遍认为中国企业处于快速成长期,有较大投资机会。尽管最近出现个别中国赴美上市企业存在财务虚假问题,但是,并没有针对中国企业的大规模的调查,现在个别问题引起市场的恐慌过度了,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情况会消失,总体上美国投资者还是很看好中国企业的。

  《上海金融报》:中国公司早在1992年便开启了赴美上市的征程。截至2010年底,共有250家中国公司在美国上市。中国上市企业与中国赴美上市企业,有什么最大不同?

  MitchellNussbaum:据悉,中国A股中小板的上市条件是“最近3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均为正数且累计超过人民币3000万元;最近3个会计年度经营性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超过人民币5000万元,或最近3个会计年度营业收入累计超过人民币3亿元”。创业板的上市条件是:“最近2年连续盈利,最近2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且持续增长”。

  美国不认为交易所、监管部门有能力甚至有义务通过上市审核把控公司的质量,他们把鉴别好公司、坏公司的事情交给投资者自己。甚至上市以后,监管方和交易所也只管信息披露,对上市公司的监管更多是依赖投资者和第三方市场力量自己完成的。

  在中国,企业虽然上市不易,可一旦成功,基本没有什么风险。美国资本市场则相反,上市可能比较容易,但上市后受到严格监管。所以在这方面,中国企业需要下大力气去完善。

  《上海金融报》:日前闭幕的罗德曼中国投资年会上,中国业务已迅速成为行业中备受青睐的焦点之一,特别是在企业融资与并购交易方面。据记者了解,土豆网、迅雷等一批公司都计划年内登陆美国资本市场,中国公司赴美IPO热潮正席卷大洋彼岸。法律问题是重中之重,对此,您怎么看?

  MitchellNussbaum:据美国投资银行罗德曼中国投资年会主席称,“中国大约6000家公司有意愿在美国资本市场上市”。现实中,他们都非常需要法律帮助,比如我们的客户无论是到中国来的境外投资者还是“走出去”的国内投资者,他们拓展其全球业务时,都会寻求法律协助。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企业到境外上市的日趋增多,而美国证券市场以其特有的优势一直为中国企业的主要选择。对中国企业而言,严格遵守中美两国有关证券法律规范,是确保赴美上市成功的关键。与其他法律相比较,证券法极具实用性,美国证券法更以其庞杂和细密著称,这无疑给境内企业到美国上市增添了困难。

  我们的专长领域为企业及证券法,尤其擅长为上市公司、投资银行、投资基金、以及非上市新兴成长型公司的公募和私募融资提供顾问服务,希望能为想到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提供帮助。

分享:

来源:上海金融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