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银行扎根赣南山区奏响脱贫歌
创新精准扶贫模式 抓好扶贫政策落地 充分发挥金融力量
来源:中国新闻 作者:杨玉香 陈晰瑶 石立平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20日
“太好了,我们又有书看了。”在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正平镇中坝小学,孩子们从中国农业银行信丰县支行行长胡加鹏手里接过一本本书,快乐地叫喊着。
中坝村地处赣南山区,资源匮乏、经济落后、教育基础薄弱,是中国农业银行信丰县支行精准扶贫挂点村。为有效利用图书资源,传递爱心和知识,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解决图书匮乏问题,农行信丰县支行在中坝小学举行“爱心捐书”仪式,向学校捐赠图书千余册。
“书籍是孩子们最喜欢的礼物,我们把知识送到他们手中,希望能为他们架起一道熟知世界的桥梁,撑起一片梦想的天空。”胡加鹏表示,每一本书都承载着大家的温情,同时也希望大家的爱能为贫困村的孩子们打开一扇窗,让他们在阅读中快乐成长。
除了捐赠书籍,农行信丰县支行还设立教育基金,并为贫困学生送上助学金和文化学习用品,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从 2016 年至今,农行信丰县支行向中坝村捐助 20.5 万元人民币,用于整治乡村环境、扩建 5.5 公里主道公路、铺设电网变压器和照明路灯设施,还解决了 23 户贫困户居住安全住房,安排 8 位贫困人员
就业,购置电风扇、电饭煲分发到贫困户家中,另外还让 26 户贫困户享受了金融“小额贷款”补贴。
截止 2019 年 12 月 16 日,农行信丰县支行共发放产业扶贫贷款2033户,金额13271万元。
为让脱贫工作实现高质量、确保可持续,农行信丰县支行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以国家帮扶政策为杠杆,紧扣政府导向、区域重点、产业重点、普惠金融和挂点帮扶等重点工作,利用帮扶单位、帮扶干部争取上级的扶贫项目资金,引导贫困户在产业、就业、教育、医疗、金融、安居等各项工作进行落实,有效地推动、带动了贫困户自身发展动力。
在赣粤边陲小城赣州市安远县,电商已成为产业转型和脱贫攻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农业银行安远县支行大力发挥金融机构专业优势,因地制宜深耕当地特色产业助力精准扶贫, 帮助贫困地区培育“造血”功能,成功走出了一条“互联网 +”的造血式扶贫新路。
赣州市山哈农产品贸易有限公司成为江西唯一一家参加中国农业银行总行扶贫商城发布会的企业。公司创办人兰森娣是一个“90 后”畲族姑娘。大学毕业后,她放弃在城市的工作回到乡村,在网上销售脐橙,开启了她的创业扶贫路。
“我们主要销售当地老百姓种植的猕猴桃、紫山药、红蜜薯、蜂蜜、茶油等特色农特产品,特别是贫困户的农产品。”兰森娣说,她的梦想就是带领家乡父老共同脱贫致富。
截至 2019 年 12 月 16 日,农行安远县支行产业扶贫信贷通 贷 款 1534 笔, 金 额 8797 万元;累计发放项目精准扶贫贷款7 笔,余额 26300 万元,扶贫贷款零不良。
与此同时,农行安远县支行还新增超过 9000 万元农户贷款,支持脐橙产业复产,并选送5 家本地特色扶贫企业入驻总行扶贫商城,上架产品 27 种,是上线企业和产品数量均最多的江西贫困县支行,不到 5 个月交易金额近 40 万。
“通过金融扶贫贷款有效实施,有 367 户脱贫摘帽,有363 户光伏贷款贫困户户增年收入 4233.60 元,1172 户标准厂房贷款贫困户户增年收入 6000 元,14 户直接经户户增年收入 5986元,支持 35 户经营大户正常生产经营,累计带动 5202 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提升年收入3650 元,人均提高 1200 元。”赣州安远农行负责人说。
习近平总书记曾作出重要指示:“赣州是革命老区,抓好脱贫攻坚具有政治意义。”确保老区人民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共享发展成果,既是总书记的殷切期盼,也是历史赋予金融业的责任与使命。在赣南这片红色土地上,中国农业银行通过进一步创新精准扶贫模式,抓好扶贫政策落地,充分发挥金融力量,推动金融精准扶贫,为助力老区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书写了一篇篇动情感人扶贫故事,奏响了一曲曲嘹亮激昂的脱贫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