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宏观经济 >> 正文内容

国资委力促央企搞科研 动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邓瑶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11日

近日,本报记者从国资委获悉,“十二五”期间,央企将继续加大科研投入,国资委将动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对央企进行科技创新的引导作用。

据国资委披露,“十一五”期间,央企科研经费投入年均增长约30%,高于同期销售收入及利润增幅。

在科研投入的行业分布上,来自国资委方面的信息显示,“十一五”期间,中国石油、中航工业、航天控股、国家电网、中国石化、航天科工、中国移动等7家企业科技投入超百亿元;兵器装备集团等18家企业的科技投入,将超过50亿元。

中国钢研总经理才让对本报表示,“十一五”期间,央企对科研的投入、对研发的重视程度,“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五年前,是我们求着企业用我们的技术,现在,我们的技术被企业抢着用。”才让告诉本报记者,首钢、太钢等企业,都在“抢”钢研集团的热轧板技术。

一个体现国资委鼓励央企壮大科研力量的新举措是,一批央企将在集团内部层面成立中央研究院,新成立的中央研究院和以往的科研机构相比,更集中力量开展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的技术研究,而不是后期的产品研制。

“实际上,这也是加大中央企业内部科技资源整合。”国资委规划发展局科技处处长袁雷锋对本报记者表示。

据本报记者了解,目前,国家电网、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移动、东方电气集团、中国一重、中国普天等企业,均已成立中央研究院。

国资委还将引导央企进行产学研联盟。例如,科技部等八部门牵头推荐的56个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中央企业牵头或参与组建24个。

此外,央企还将在“十二五”期间建设和完善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据本报记者获悉,“十一五”期间,科技部筹建的94家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中,中央企业获批建设46家,占总量的48.9%。

央企“十一五”科研投资攀升,并在“十二五”继续加大科研投入,是国资委在“十二五”期间“进一步打造30-50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企业、大公司”战略的体现,这也是下一阶段国资改革的核心任务。

国资委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央企科研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已增至2.1%。其中,四分之一的央企科研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达到5%以上。

但这一科研投入水平,依然低于一些跨国公司。据本报记者了解,强势跨国公司投入的技术研发经费,一般占其全年销售额的5%左右,在信息技术、新材料、医学等领域则高达8%至20%。

分享: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