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高科技博弈:在于技术创新和商业创新,更在于制度创新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 发布时间:2019年06月05日
特朗普与硅谷的恩怨一清二楚,上次大选硅谷投票支持特朗普的只有7%,所以根本不是他的票仓。无论是对中国展开科技战,还是封杀华为,都是在为硅谷“挖坑”。但是,当特朗普真正擎起了反垄断的大刀,这一次总算是有利于高科技产业发展的。
根据报道称,美国反垄断机构们已经就监管科技行业达成了新协议。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与司法部将兵分两路,分别对亚马逊和Facebook以及谷歌和苹果展开反垄断调查。调查这些巨头对高科技领域竞争造成的损害。周一四大巨头股价集体重挫,拖累纳指收跌1.6%,盘中一度跌2%。FAANG(Facebook、苹果、亚马逊、奈飞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市值盘中一度蒸发1700亿美元。如果特朗普政府真的下定决心,未来将对几大巨头进行处罚,甚至拆分。那么,这必将是一件影响全球高科技发展进程的里程碑事件。将极大改善全球高科技领域的竞争状况,极大释放整个产业的创新活力。
过去10年,全球高科技领域的反垄断一直是欧洲在引领,尤其是欧盟竞争专员Margrethe Vestager,泼辣果断,接连对苹果、Facebook、谷歌和亚马逊等开出巨额罚单。成为全球反垄断实践的绝对中心。而特朗普如果全面展开反垄断调查,那么,全球反垄断的大旗将重新回到了美国,也必将深刻影响中国的高科技竞争走势。
4月30日,互联网口述历史(OHI)在洛杉矶南加大访谈著名学者和导演乔纳森·塔普林(Jonathan Taplin),关于互联网领域的反垄断问题成为我俩交谈的重点之一。2017年他出版的关于Facebook、谷歌和亚马逊垄断的著作,引起巨大反响,已经翻译成十多种语言,成为全球热点。塔普林认为,互联网平台崛起的速度如此迅捷,严重威胁到市场竞争、公共利益等领域,而迄今还远未放慢。十年间,全球最大的5家企业榜单通常都被苹果、Alphabet、亚马逊、微软和Facebook霸占。今天谷歌等巨头的垄断地位完全可以比拟1956年的贝尔电话系统。而且,超级网络平台利用垄断市场份额获得高市值和高收益后,开始进入其他经济领域,如亚马逊的食品计划,收购了全食超市、谷歌的医疗和无人驾驶,脸书的数字广告和新闻分发等,并由此带来越来越严重的用户隐私问题。市场过度集中开始导致美国经济中一些最持久隐患的罪魁祸首,包括工人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占比下降、不平等待遇上升、商业创业企业减少、就业机会缺乏、研发支出下降。塔普林认为,超级网络平台的规模已经过大,若继续其扩张脚步,可能将迎来被拆分的命运。分拆并非不好。
反垄断话题,是我俩最有共鸣的地方。我从1990年代开始为反垄断摇旗呐喊已经20多年。所以,两人观点非常契合,火花四射。我们都认为,现在是各国政府必须果断拿起反垄断武器的时候了。乔纳森·塔普林认为,若是硅谷没有发生三起影响巨大的反垄断诉讼,过去半个世纪令人惊叹的高科技和互联网革命就绝不会发生。第一场是1956年AT&T签署反垄断和解协议,迫使AT&T向任何的美国公司免费授权它旗下所有的贝尔实验室专利(晶体管、激光、蜂窝系统、卫星、太阳能电池等方面的专利)。这些技术随后直接促成了硅谷的诞生和崛起,催生了诸多大公司,比如仙童半导体公司、摩托罗拉、德州仪器、英特尔和AMD等。
第二场是1970年代,美国司法部控告IBM在计算机市场的垂直垄断。IBM最终同意放弃软硬件一体化,允许其他公司为它的计算机开发软件。在PC革命爆发之前,IBM将操作系统的开发工作交给来自西雅图的两位年轻人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后来的故事就尽人皆知了。没有这场反垄断就不会微软的崛起。
第三场就是1998年,美国政府针对微软的反垄断诉讼,聚焦该公司强制Windows用户使用微软自家的浏览器IE的行为。微软最终签订和解协议,IE不再是Windows唯一捆绑的浏览器。微软被束缚住了手脚,要是没有这场反垄断世纪大战,谷歌就不可能脱颖而出。塔普林认为,美国监管当局应该参照1956年美国迫使贝尔实验室向所有人授权专利的做法,并且考虑拆分方案。
2018年以来,苹果、亚马逊和微软的市场价值曾经先后跨越了一万亿美元大关,谷歌和Facebook也紧随其后,赢者通吃效应已经越来越明显。美国两党在对科技巨头实施更严厉监管的方向上,越来越有了共同语言。民主党总统候选人Elizabeth Warren一直呼吁分拆大型科技巨头。而全球更多学者也越来越取得共识。巴里·林恩(Barry Lynn)和马特·斯托勒(Matt Stoller)提供了深入可靠的证据,证明了平台垄断巨头通过购买他人技术所带来的巨大力量,呼吁联邦贸易委员会对脸书、谷歌和亚马逊等平台巨头的潜在并购行为进行控制。英国学者尼克·斯尔尼切克(Nick Srnicek)认为,数据资源将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资源之一,面对我们每个人的信息都被平台公司掌控的现状,我们应当防微杜渐,尽快将平台公司掌握在自己手中,他建议对超级网络平台实行国有化管理。马尔科·扬西蒂(Marco lansiti)和卡里姆·拉哈宁(Karim R。Lakhani)在2018年第10期《哈佛商业评论》发表《管理枢纽经济》一文,用事实证明,赢者通吃的时代已经到来,包括脸书、谷歌、微软、苹果、亚马逊等几家“枢纽企业”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中心。它们正在超比例攫取全球经济价值份额。这一趋势可能会让岌岌可危的收入不平等情况恶化,破坏经济。政府和监管者应该有所作为,大力促进竞争,保护消费者利益,维持经济稳定。
中国互联网市场的集中度更是远远超过美国,BAT就占据中国互联网市场价值的三分之二左右。而且,新兴企业也正在被超级平台瓜分。每年风险投资总额,BAT三家就占据半壁江山。超级平台不断发展,不仅仅影响互联网领域和商业领域,而且借助平台优势,迅速进入金融领域、媒体领域、教育领域、安全领域等。超级网络平台开始成为左右人们生活、工作、娱乐和商业等方面的信息基础设施。有效制约超级平台的公共政策还没有形成。因为技术性和专业性,加上巨头具有强有力的公关能力和学界的掌控能力,监管部门的作用仍待加强。
特朗普政府对高科技巨头展开反垄断行动,将如同史无前例的大减税政策一样,掀起美国高科技历史上第四次反垄断浪潮。在美国发起的愈演愈烈的中美科技战背景下,这一反垄断行动值得我们高度关注。中国高科技领域的反垄断更加迫在眉睫。未来中美高科技的博弈,除了技术创新和商业创新之外,在更高的制度创新层面,也越来越成为制胜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