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深度视野 >> 正文内容

人大代表热议货币政策亮点

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谷秀军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09日

人大代表热议货币政策亮点

没有设定信贷投放预期目标 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 着力优化信贷结构

    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年的金融工作作了安排部署: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广义货币增长目标为16%。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综合运用价格和数量工具,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发挥好股票、债券、产业基金等融资工具的作用,更好地满足多样化投融资需求。着力优化信贷结构,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严格控制对“两高”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贷款……对此,代表委员们又是如何解读的呢?

    没设定信贷投放预期目标

    按照以往的惯例,政府工作报告都会制定年度贷款目标,比如去年就设定为7.5万亿元人民币左右。而今年却有了显著变化,报告没有再提出具体的贷款目标,取而代之的是“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

    过去两年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实施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了信贷投放量。2009年,我国新增人民币贷款9.59万亿元,力促我国经济尽快从国际金融危机的泥沼中挣脱出来。2010年,我国新增人民币贷款7.95万亿元,继续巩固了我国经济企稳向好的胜利成果。

    全国人大代表、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行长李明昌告诉记者:“今年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特别强调的是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而不是像过去一样提到信贷规模,这是一个重要的变化,我的理解是,随着经济金融的发展,在信贷之外,直接融资得到了比较快的发展,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资金供给也体现在包括股票、债券、保险、信托租赁等多种形式在内的社会融资总量上。”

    全国人大代表、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行长周逢明说:“我们更要在准确把握政策导向和信贷投向,着重在优化信贷结构上做文章,合理满足产业项目建设的信贷资金需求,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经济政策的行业要加大投入,使有限的信贷资源用在更加有利于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稳定物价和改善民生的关键领域上,使信贷投放与经济社会发展方向保持一致。”

    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

    “社会融资”不是一个新概念,但对于中国的货币政策却是一个新的动向。今年初,央行召开年度工作会议,在部署2011年工作时提出了这一概念,并提出“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预示着货币总量的控制思路,明显超越了此前的“银行信贷”,反映了货币政策决策层对于当前货币形势的最新认识。

    李明昌说:“相对于信贷指标,社会融资总量对引导预期、控制通货膨胀、调节总需求更具有意义。要把握好社会融资总量与经济、物价目标之间的关系,根据不同融资工具的变化动态调整,以实现全社会信用总量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物价水平基本稳定的目标相匹配。”

    周逢民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这是当前稳定物价、实现宏观调控整体目标的重要手段和基本保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要求发展,稳健的货币政策也要求发展,关键在于解放思想,研究对策,采取措施,创造条件,着眼于长远发展来解决短期问题,通过解决短期问题来化解长远矛盾,保持社会融资总量适度均衡增长。”

    对此,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3月7日也表示,央行在关注信贷总额的同时,应该更多地观察社会融资总量,光控制贷款规模不能很好地控制M2的增长。全国人大代表、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7日表示,金融宏观调控取消信贷规模指标,代之以社会融资规模指标,符合金融宏观调控的市场化方向。

    着力优化信贷结构

    李明昌说,从信贷这个角度来讲,我们要积极促进信贷结构的改善,进而促进经济结构的改善。要坚持“区别对待、有扶有控”的原则,进一步改进信贷政策实施方式,大力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宏观调控要求,着力促进信贷资金优化结构配置,积极协调指导督促金融机构加大对扩大内需、经济社会薄弱环节、产业结构调整、民生领域、节能减排和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支持,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的信贷投放。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实现“十二五”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内容。

    周逢民说,黑龙江是商品粮第一大省,做好粮食生产的金融支持工作是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的一项重要职责,我们要高度重视,落实金融对“三农”的支持政策,真正把黑龙江打造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大粮仓”。  

分享:

来源:金融时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