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深度视野 >> 正文内容

银行监管减负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作者:杨建海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07日

    笼罩在银行股头上的资本监管阴云终于有了松动的迹象早在2月23日,《证券市场周刊》记者独家采访银监会一官员时获知,被称为中国版“巴塞尔协议Ⅲ”的银行新四大监管工具实施方案近日获国务院批复,与此前最大不同在于,上述四大监管新工具不会同步推出,而更可能采取分批推出的策略,最先推出的或许应是资本充足率指标和杠杆率指标。

    民生银行一款QDII曾遭受清盘

    目前监管层的讨论意见是,这四大监管新工具,本着成熟一个推出一个的原则,分批执行,避免给银行带来更多压力。同时,银监会还表示,银监会正在起草指导商业银行实施新监管框架的相关标准,并将尽快发布。

    上述银监会官员称,目前看,银行资本充足率应最先达标,也将最先执行。而杠杆率、流动性指标也会随后推出,至于2.5%的拨备率可能最后推出。

    银监会2月20日最新发布的银行业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末中国商业银行整体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12.2%,比年初上升0.8个百分点;加权平均核心资本充足率为10.1%,比年初上升0.9个百分点。截至2010年末,281家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全部超过8%。

    监管气象:多云渐晴

    2010年的征求意见方案显示,银行核心一级资本、一级资本和总资本的最低要求分别为6%、8%和10%,超额资本为0-4%(必要时0-5%)。据媒体报道,国务院批复的方案已将上述指标分别调整为5%、6%和8%,留存资本2.5%,逆周期超额资本为0-2.5%。资本达标时间表也较原稿相应推后一年。

    此外,拨备率指标由原方案2.5%改为“原则上不低于2.5%”,并明确对非系统重要银行作差异化安排,执行时间由2011年推迟至2012年初,系统重要银行的达标时间由2012年推迟至2013年底,非系统重要银行仍为2016年底达标,对个别银行给予额外两年左右的宽限期。但杠杆率和流动性指标变化不大。

    “最后批复的新方案较原方案温和,考虑了银行的实际情况,差异化调整了各指标的适用范围及过渡期限。”有银行内人士这样评价。

    如果国务院放宽监管工具执行标准属实,那么意味着一年半以来一直压制银行股股价的监管因素将大为减轻,银行股或许将迎来久违的一缕阳光。

    目前,根据银监会的要求,现有的资本充足率标准是大型银行不低于11.5%,中小型银行不低于10.5%。在新标准中,考虑留存资本的资本充足率要求为10.5%,因此资本金要求实际上仍将按照原有标准执行。

    新方案中对核心资本充足率的规定是8.5%,虽然高于现有7%的要求,但并未超出预期,因为上市银行基本是按照8.5%的标准来安排资本补充率计划的。

    而在融资平台贷款方面,有报道称,银监会要求银行提高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风险权重,重新计算资本充足率水平,并需在今年3月31日前完成。此前银监会已经发文对融资平台贷款分类和拨备计提、风险权重做了相应规定,然而由于项目现金流测定的标准并不确定,因此操作层面难度较大,预计短期内对资本充足率并不会造成大的影响。

    由于一些资产质量良好的中小型银行拨备率普遍较低,或许是考虑到这一现实情况,新的拨备率要求并没有采取一刀切的方式,不良率低、风险控制能力强的银行原则上可能并不需要按照2.5%的标准来执行拨贷比的要求。

    事实上,2.5%的拨备率标准提出之后即备受争议,以兴业银行(601166.SH)和宁波银行  (002142.SZ)为例,即使拨备覆盖率高于150%,由于不良率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2010年三季度末分别为0.48%和0.65%),拨贷比却在1.5%以下,如果要满足2.5%的要求相对压力是比较大的。考虑资产质量差异灵活实施拨备率的政策相对比较合理。

    2011年以来,在严格的信贷控制和旺盛的信贷需求环境下,银行议价能力快速上升,贷款利率在基准利率以下的资产占比越来越少,基于此判断,全年新增信贷7万亿-7.5万亿元对银行业绩而言并不算少。而且,在经济稳定向上的情况下,资产质量其实无须过多担心。

    制约银行盈利的主要因素则落在银监会的拨备政策上,目前来看,银行并不会面临大规模拨备计提的压力,因此业绩的不确定性大大减轻,如果监管的不确定性因素逐渐消除,2011年银行业绩好于预期是大概率事件。
   
    监管压力的减轻将降低银行股的风险溢价水平,估值有望出现小幅修复,特别是拨备率偏低的兴业银行、宁波银行、中信银行 (601998.SH,0998.HK),估值修复的空间相对更大。由于目前通货膨胀压力较大,流动性平衡仍然偏紧,估值的明显修复还需等到通胀预期减弱之时。

分享: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