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日报 杜雨萌 作者: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25日
随着监管制度的不断完善,金融业对外开放得到有力保障。 自今年4月份以来,银保监会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加快落实银行业和保险业对外开放的举措,目前已有多项外资银行、保险机构的市场准入获得批准。
本土银行直面三大冲击
“扩大银行业对外开放,是我国金融开放的重要缩影。一方面,可以进一步丰富我国金融产品种类,提升资金配置效率;另一方面,也会倒逼国内银行在经营管理上更加注重自我提升,从而促进行业获利。”如是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葛寿净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未来开放程度的持续加大,对于本土银行来说,势必会面临新的挑战。
葛寿净进一步解释称,首先,在业务方面,本土银行近年来在投行业务、金融衍生领域的收入占比有所提升,但整体仍然是利息净收入占比最高,业务模式较为单一。外资银行引入,会促使本土银行更加积极谋求转型,创新产品与服务,拓展业务收入多元化;在交易结构方面,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加速,会使未来银行业务交易结构更加复杂,跨国别、跨市场等特点更加突出,这也考量着本土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
事实上,作为我国所有金融行业类别中开放程度最高、竞争最充分的行业,银行业对外开放速度、幅度和深度自2017年以来不断提升。然而,这对我国现有的银行体系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吴琦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银行业对外开放的持续深化,除了对我国现有银行体系形成冲击、加剧行业竞争压力之外,更深层次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本土银行经营理念、模式及规则这三方面的冲击。所以,不管是走出去还是引进来,本土银行对国际规则和标准的接轨及适应都显得越来越重要。
基于此,吴琦建议,在金融业开放步伐明显加快的背景下,监管机构更应该加强制度建设,确保开放程度与监管能力相匹配。与此同时,还要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包括交易商品、交易规则、市场交易厚度等,形成安全可控的金融系统。
合资寿险持股比放宽 安联保险或首吃“螃蟹”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除了银行业开放程度持续加大外,外资保险巨头抢滩中国市场更是频频获得政策松绑。
具体来看,外资保险公司在合资寿险中的持股比例上限从原来的50%放宽至51%,且三年后不再对持股比例设限;允许符合条件的外国投资者来华经营保险代理业务和保险公估业务;放开外资保险经纪公司经营范围,与中资机构一致;2018年年底前,全面取消外资保险公司设立前需开设2年代表处要求。
值得关注的是,银保监会于今年11月25日发布消息称,批准德国安联保险集团筹建安联(中国)保险控股有限公司。若安联(中国)保险控股有限公司筹建顺利,其将成为我国首家外资保险控股公司。
昨日,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研究员赵亚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银保监会批准外资保险机构的设立申请,显示出中国兑现“持续放开市场准入”的承诺,对进一步吸引外资投资中国市场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也体现出政策的连续性及一致性。
事实上,此前安联保险集团曾明确表示,十分看好中国市场的未来发展前景,预计中国将继续引领全球保险市场的增长。
而据银保监会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0月末,保险行业总资产17.78万亿元,净资产1.94万亿元,较年初分别增长6.16%和3.12%;资金运用余额15.79万亿元,较年初增长5.84%。
“无论是从数据上还是各家境外金融机构对中国保险市场的表态来看,无疑不证明我国保险行业市场发展潜力巨大。”赵亚赟预计,在金融业尤其是保险行业继续深化对外开放的背景下,外资保险机构对于中国市场的投资力度会进一步加大,同时,也将倒逼我国保险机构提高管理水平特别是风险管理水平,积极开展业务创新,提高服务质量与投资水平。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