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21日
地方金融科科长朱雪林演讲汇报
地方金融科全体工作人员
地方金融科:我们是地方类金融机构的监管者,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拆弹部队”,优化金融发展环境的幕后英雄。
地方金融科科长朱雪林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
下午好,现在由我代表地方金融科向大家汇报工作!
一、地方类金融机构监督管理
全市取得牌照的地方类金融机构48家,类型有:小额贷款公司(15家)、融资担保公司(22家)、民间融资登记服务中心(10家,由县市区政府批准)、开展信用合作业务的专业合作社(1家,由县市区金融管理部门批准)。
1 强化日常监管
每月督促各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机构、民间融资登记机构报送业务报表,每季度形成数据分析报告进行通报(6期金融简报)。
针对工作中接到的相关投诉或发现的问题,采取现场检查或约谈机构负责人等方式,共处理投诉事件15起。同时,加强对辖内各融资担保公司的监管,督促21家融资担保公司按照协议规定托管全部注册资本金、只使用于规定用途。
2 加强专项检查
通过抽调专人、聘请专业人员,采取分片交叉检查方式,组织开展两类机构年审暨现场检查,并针对机构存在的问题,已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31份(担保21、小贷10份)、约谈高管人员5起,召开专题协调会议1次等;同时,积极开展专项检查,已赴“两类机构”、民间融资登记机构开展专项检查9次,还就融资担保公司、网络小额贷款公司、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业务进行了风险专项整治,针对发现的违规情况已下发风险提示函11次。
3 做好机构清退工作
商请行政审批、市场监管管理部门,督促历年来未通过年审的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按正常程序办理注销或名称和经营范围变更等手续,已变更经营范围的9家(融资7、小贷2)、注销1家。防范其以“担保”“小额贷款”“信用合作”名义误导、欺骗公众和非法经营金融活动,切实维护好金融秩序与社会稳定(自愿退出小贷公司3家、取消融资担保公司1家、取消专业合作社的信用合作业务1家)。同时,做好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10个变更事项的办理。
4 提升业务水平
6月15日,联合金融研究院、普惠金融协会举办了一期全市融资担保机构监管员及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专题培训班,提高全市地方类金融监管人员业务能力。12月2日-7日,联合市委组织部、金融研究院和普惠金融协会在深圳大学举办了一期地方金融风险防范与规范发展培训班,市直相关部门分管领导或业务科室负责人、各县市区金融局负责人、全市地方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共75人参加培训,提升参训人员经营管理水平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
5 引进科技手段加强监管
6月22日,已与广州金融风险监测防控中心签订协议,引进金融风险监测防控平台,辅助我局开展金融风险监测与防控工作。同时,借助系统实施持续动态监测。共发现疑似非法金融活动企业9家,主要风险点为疑似暴力催收、非法期货、传销等已转相关部门进行预警。
二、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
1 积极破解非法集资风险
一是建立网格化、社会化监测预警体系。协调市综治办,将综治网格系统加入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内容,将防范非法集资工作纳入了综治网格化工作。目前,与市综治办共同对3起网格员劝阻、举报非法集资活动向全市通报表扬,并发放三笔举报奖励。
二是深化宣传教育。一方面,建立处非教育工作长效机制。通过培训班、宣传月、电视台、报纸、政府机关官微官网、入户宣传等多种渠道宣传,引导广大群众远离非法集资活动,共开展集中宣传1059次、参与群众398212人。
4月13日,在举办的市直单位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培训班上,向市直单位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发放《告全体离退休干部防范非法集资倡议书》,倡议老干部带头不参与非法集资,自觉远离、抵制非法集资活动。
5月-6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活动。
8月10日-10月25日,专门开展P2P网络借贷投资者教育暨防范非法集资知识宣传月活动。
10月16日,借助赣州广播电视台举办“弘扬敬老新风 助推乡村文明——2018年赣州市庆祝老年节大会暨百善孝为先主题教育活动文艺汇演”平台,播放了国家防范非法集资公益宣传片——老人篇,并在台上向广大老年人宣讲了如何识别、防范和举报非法集资活动,取得较好效果。
另一方面,开展专题培训。10月19日,组织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专题培训,市处非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分管领导、各县(市、区)政府分管领导及处非办主任等70余人参训,提升了处非业务水平。
三是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基本形成由行业主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的联合执法机制。今年与人民银行赣州中支、赣州银监分局、赣州保监分局、市工商局、市公安局已联合执法开展非法集资风险现场核查7次,查处、规范了深圳前海全民通赣州分公司等29家公司的经营行为。11月29日,与人行赣州中支、赣州银监分局、章贡区处非办、区公安局、区市场监督局,到财智广场联合执法取缔无证无照经营金融业务的企业一家,发送合规经营规劝函10份。
四是落实属地维稳责任。一方面,督促属地落实维稳责任,还对10个稳控法集资涉稳问题进行包案,极力稳控化解问题矛盾。另一方面,根据“三统两分”原则配合好跨地区案件处置,“e租宝”、“昆明泛亚”等案件的协查维稳工作。再一方面,紧抓重大事件行政处置,博鑫房地产、宝葫芦等案件处置工作稳步推进。
五是加大打击力度。2018年以来,全市共立非法集资犯罪案件17起,破获12起,涉案总金额6.2亿余元,涉案人数4812人。
2 P2P网络借贷平台专项整治
和赣州银监分局一起牵头,推动7家平台努力化解风险,积极做好风险稳控工作。同时,在市县两级建立甄别工作机制。
三、重点的工作体系、载体或平台建设
1 完善构建国有出资融资担保体系
一是鼓励县(市、区)至少组建一家出资注册资本规模5000万元以上的融资担保机构,今年新批设3家(信丰桃江3月,石城金盛源、会昌金盛源11月)。目前,全市国有出资融资担保公司20家,仅剩南康区、赣州经开区、蓉江新区为融资担保空白县。
二是推动赣州市金盛源担保集团有限公司完成组建,支持该集团继续开展综合改革试点,推动县(市、区)国有担保公司加入市金盛源担保集团成为子公司。目前,全市已有7家县级担保机构加入市金盛源担保集团,注册资本达25亿元。
三是组建担保联盟。推动组建更大规模担保联盟,为企业发行债券提供支持。鼓励金盛源担保集团发挥再担保功能,推动与全市融资担保机构加强合作,重点支持科技型、成长型、创新型的企业,降低担保门槛,优惠担保费率。
2 成立江西瑞京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1月31日获批开业。积极引导该公司在规范运作的前提下,做大省内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收购和处置,开展债转股业务。
3 推动区块链金融产业沙盒园建设
跟进赣州区块链金融产业沙盒园建设,推广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引入一批有特色的区块链企业。目前,园区自成立以来积极开展企业入园工作,已完成注册企业21家。另一方面,建设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预警系统。由沙盒园主导建设的赣州地方金融监测监管平台已在开发关键期。该平台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记录和分析,能有效提升跨金融行业、覆盖多个金融市场的交叉金融风险识别、防范和化解能力。
4 赣州经开区产融合作智慧金融平台建设
搭建金融服务平台。服务中心物理载体已装修完成,产融合作智慧金融平台已开发完成。平台将立足经开区,服务全市,面向全省产融合作工作,对接全国的金融资源,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手段,为企业提供线上、线下结合的各类金融服务,实现政府、企业、金融机构之间信息和资源的开放、共享,切实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问题。
三、2019年工作计划
2019年,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关键之年。
1 强化地方金融监管
一是加快金融监管队伍建设。采取举办培训班、交流访问等方式,加强对现有监管人员的培训,建设一支既懂信息技术又熟悉互联网金融运作和风险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二是继续扎实推进清理整顿。聚焦风险突出领域,确保存量风险加速化解,增量风险有效管控,将整改合格机构纳入规范管理,对整改不合格机构实现无风险退出和有序处置。
三是坚决打击违规经营行为。对违规情节严重、整改不力、顶风违规的地方类金融机构,将依法予以行政处罚,以加大震慑。
四是使用科技手段加强风险防控。使用好全省非法集资监测预警平台,推动我市自主研发的地方金融监测监管平台尽早上线发挥作用。
2 严厉打击非法集资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推动宣传教育活动实现广覆盖。借助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形式,充分利用公益广告等平台,切实提高公众对非法金融的风险识别能力。针对非法集资将黑手伸向老年人、农户等易受侵害的重点群体,用该群体易接受的方式达到宣传效果。
二是压实属地管理、行业主管责任。继续推进县、乡(镇、街道)对辖区内防范和处置金融风险工作负总责制度、行业主(监)管部门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负责风险处置”原则。全力支持全要素综治网格建设,“以奖代补”,发挥综治网格员的积极性。
三是加强部门协作联系。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和对失信主体的联合惩戒,将涉嫌非法集资及金融诈骗的人员纳入行业“黑名单”,探索建立多部门联动综合执法机制,建立起打击非法金融犯罪的协同作战机制。
四是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加强对非法集资等非法金融活动风险的宣传、排查和预警,主动开展风险排查,提高风险防范的前瞻性、敏感性和针对性,落实好风险防控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同时,进一步加强陈案处置,积极稳妥化解存量。
3 推进赣州区块链金融产业沙盒园和产融合作智慧金融平台建设
做大做强区块链金融产业沙盒园,大力开展精准招商,重点引进区块链基础技术研发、场景运用以及金融科技企业。2019年底,沙盒园园区入驻企业达到25家以上。产融合作智慧金融平台尽快发挥作用,切实为破解融资难、融资贵提供示范。
4 充分发挥融资担保公司作用
鼓励县(市、区)政府性担保公司加入市金盛源担保集团,加强金盛源担保集团与省融资担保机构合作,实现债券融资担保业务零突破;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力争早日实现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全覆盖;2019年底,全市担保公司经营管理的各级资产全面达标。
我的汇报到此结束,请各位领导和同事批评指正。
谢谢!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