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金融公司 >> 正文内容

为有源头活水来
中投保三门峡业务团队服务小微“三农”侧记

来源:金融时报 胡萍    作者:    发布时间:2018年10月30日

  七月流火,夏去秋来,但豫西的土地仍然炙热。《金融时报》记者跟随中国投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投保”)三门峡市业务团队来到扶贫专项贷款担保业务户磁钟乡贾庄村二组贫困户郑红列的猪舍和羊圈前。这是他们立足服务小微、“三农”的基础上,在当地政府、银行的支持下,运用担保杠杆,开发的扶贫专项贷款担保业务。

  中投保模式引入三门峡

  三门峡市中小企业担保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三门峡担保”)2014年4月成立,但由于当地缺少融资担保专业人才,公司成立后一直不能正常开展担保业务。

  融资担保是解决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重要手段,这已是基本共识。但在一些地方,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缺少担保专业人才、不能有效开展业务的问题还是很突出。

  2016年12月,三门峡市委书记刘南昌在了解三门峡担保的实际情况后,提出筑巢引凤,邀请中投保来经营管理,帮助培养专业人才。

  2017年2月,中投保与三门峡担保正式签订合作协议,通过输出专业队伍、技术与管理,正式开启了运用担保手段改善三门峡地区中小企业融资环境之路。经过不断的尝试摸索,在多方领域做出尝试,终于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子。

  服务小微、“三农”基础实

  中投保派出3名业务和管理能力强的员工全面接管三门峡担保业务,将中投保的企业文化、管理理念、经验和三门峡的市情相结合,探索服务小微企业和“三农”新路子,克服了人员短缺、制度缺失、银担合作不畅等问题。

  管理团队首先从制度入手,梳理公司章程,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制订公司的组织结构及职责、议事规则,建立健全业务、人事、行政、财务等规章制度,完成人力资源的选择和录用,配置合适专业团队,通过业务实践、专业培训等快速提升了业务能力。

  在外部平台搭建方面,与多家银行洽谈业务合作。利用中投保的品牌优势,有效开展与银行的谈判,本着“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利益共惠”原则,建立新型银担合作关系,按银行1担保9比例共担风险,并约定不缴纳保证金的业务模式,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实践。零保证金的准入模式,使担保机构原本作为保证金的资金得到有效利用,提高了资金的使用率,发挥资本优势,更高效地进行资源配置,增加了收益,推进了担保机构的规范有序发展,提高了担保机构与银行的风控能力。还与河南省担保集团开展再担保业务的合作,提升抗风险能力。

  探求融资担保新路径

  经过短短4个月的筹备,2017年5月,三门峡担保第一笔融资担保项目落地。三门峡担保与湖滨银行合作,成功地为河南垄润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垄润农业”)扩大生产规模提供了1200万元贷款担保业务。

  据垄润农业负责人介绍,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菌类农产品的种植、收购、出口的企业,产品远销日本、德国、美国及其他东南亚国家。经过几年的发展,公司来到瓶颈期,厂房狭小,设备陈旧,市场又发生变化,按老的规模不再符合出口要求。迫切需要融资来新建厂房,更新设备。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批准征地早已完成,但由于是农业项目风险大、周期长,公司又是小微型农业企业,缺少担保物,找了几家银行,家家都不愿意把钱贷给他们。这时中投保专家来了,经过调查论证后,认为垄润是真正想干事情,产品的质量、销路有保障,符合国家出口扶持政策。就让董事长和其他管理人员以自己的个人信用做保,为公司申请银行贷款,新厂房得以快速开工,今年还追加了二期担保贷款。

  目前,占地40亩、近4万平方的新厂区已经建成,工人正在抓紧进行设备的安装调试,香菇的烘干、分捡、包装车间已经开始生产,着装统一、穿戴整洁的工人正在紧张有序地忙碌着。

  刘涛是中投保派驻三门峡的业务负责人,从事融资担保工作近20年。这位憨厚的东北汉子介绍说,要是按中投保继往做项目的标准和要求,三门峡已经承保的项目没有一个能达标。只有将中投保的文化、经验、风控能力和三门峡的市情相结合,探索服务小微企业和“三农”新路子,才能不辜负市委、市政府的期望。从个人多年的业务实践来看,当前的探索还是成功的。

  构建“输血 造血 养血”的精准扶贫机制

  2018年4月,三门峡市湖滨区人民政府、湖滨农商银行和三门峡担保共同签订《金融扶贫惠农贷合作方案》,建立“政银担联动,风险分担、多方参与、合作共赢”的金融助推扶贫机制,主要为建档的贫困户和带贫农业经营主体发放扶贫贷款。

  前面提到的郑红列正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一员,他养的猪由于只喂玉米、豆饼等有机饲料,肉质良好,供不应求。但苦于没有资金,不能扩大养猪规模,于是申请扶贫专项贷款来扩大规模。新猪场建成后,能将现有规模扩大2至3倍,预计每月能有4000元的纯收入,解决贫困问题已是指日可待。

  郑建敏是葡萄种植户,《金融时报》记者与三门峡担保调查团队到来时,老郑正在葡萄架下忙碌着。老郑今年已经60岁,是种地能手,前两年为了脱贫,引种了阳光玫瑰、红颜等新品种,可是天公不作美,今年降雨量大,导致果园被淹,葡萄大面积减产,种植的5亩葡萄只有正常1亩地左右的收成。《金融时报》记者看到,撕开套袋后,很多的葡萄已经萎缩,老郑很苦恼,投入那么多,现在减产成这样,连肥料、农药等本钱都收不回。这个时候,三门峡担保和银行的同志出现在自己葡萄园内,准备提供低息贷款,帮助引种更优质的品种,让老郑非常感动,这位朴实的庄稼汉子高兴得说不出话来。

  李科是中投保派驻三门峡的风险负责人,据他介绍,扶贫专项贷款担保与传统的担保项目完全不同,扶贫专项贷款担保单笔额度小,手续简便,费率优惠,只要符合政策,有好的项目、有强烈的脱贫意愿,不需抵押,我们会快速审核通过。不到4个月的时间,已经为评审通过的16家贫困农户发放了贷款,另有30多个贫困户的扶贫项目正在审核中。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投保三门峡团队搭建了包括金融扶贫“惠农贷”“员工贷”“苹果贷”“光伏贷”等多个融资担保服务平台,将金融“活水”引入小微企业、农业企业和贫困农户。通过一年多的探索与实践,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

分享:

来源:金融时报 胡萍

责任编辑:郭豫亮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