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制晚报 作者:李莎莎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04日
“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2010年,调侃物价上涨的网络新词层出不穷,折射出百姓遭遇的物价上涨压力。
新的一年,各地地方政府将采取哪些措施调控物价?各地的消费者物价指数(以下简称CPI)调控目标又定在多少?
法晚记者统计了31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发现25个省份(超八成)今年要将CPI控制在4%左右。
为遏制物价快速上涨,上海、江西等14省份又恢复了“菜篮子”、“米袋子”行政首长负责制,另有8个省份虽没有恢复“菜篮子”、“米袋子”行政首长负责制,但明确提出了要抓好新一轮“菜篮子”、“米袋子”工程。
另外,北京、上海、吉林等17省份在报告中表示密切关注物价走势,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
目标
25省份CPI涨幅 定在4%左右
CPI是由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法晚记者从31个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发现,今年有25省份要将CPI涨幅控制在4%左右。
另外6个省份有略微不同的阐述:如辽宁表示“继续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下”,上海要“继续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并没有给出具体的目标数据;青海、海南、广西则分别表示要将CPI涨幅控制在5.5%左右、4.5%、5%左右,西藏要控制在3.5%以内。
一般在国际上来说,当CPI大于3%时称为通货膨胀,而大于5%时,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我国经济发展背景特殊,从多年的实践经验来看,我国CPI大于4%时,叫初步通货膨胀,表明物价上涨过快;当大于4.2%时,叫强烈通货膨胀。
◆分析◆
今年上涨压力大 4%还是挺保守
今年25个省份都将CPI涨幅控制在4%左右。对此,专家称,我国在2011年物价上涨的压力非常大,4%是一个相对保守的估计。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今年通胀压力很大,其中有需求的因素、有货币的因素、有成本供给方面因素,也有主观的通胀预期的因素。
需求上的因素,包括前两年货币超量发行,现在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粮价的上涨等;成本供给方面的因素,比如在用工方面部分工人的工资上涨、油价上涨等。
而主观方面就是对于通胀的预期,如果大家认为今年会有很大的通胀的压力,那么就有了通胀预期,在签合同的时候,比如签劳动合同时,对工资就会根据这个预期做相应的调整。
专家称,其实,在我国这种背景下,居民消费价格在3%到5%之间浮动,其实并不是恶性的通货膨胀,而是良性的,因为这种膨胀带来的正效应完全可以抵消它同时产生的负效应。
政府应该疏堵结合,国家应正确地指引,带领百姓走过这个必经的历史阶段。
CPI定高还是低 经济发展水平定
统计表明,两个省份的CPI目标比较特殊,一个是西藏,定在3.5%以内,而青海则定为5.5%左右。
专家称,这与这两个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能源结构有直接的关系。
西藏地大人稀,属于我国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结构主要以农牧业为主,工业和服务业均发展缓慢,参与市场的程度不是很高,物价自然受市场的影响相对较小。所以物价能保证在3.5%以内。
而青海虽然同为我国西部省份,经济发展水平也不是很高,但青海是我国的能源大省,能源的开发以及出产、出口量都很大。另外,与青海邻近的内蒙古也是能源大省。大量的能源出口到国际市场上,参与国际市场的程度较高,其总体物价水平自然直接受国际市场的影响,青海也会受此影响,因此将CPI指数放在宽松的5.5%左右,也是可以理解的。
另外,上海也较特殊,上海对CPI没有给出明确的数据。专家称,上海是国际经济大都市、现代服务业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对外开放的程度很高,CPI直接受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所以上海不明确提出一个数据的指标。
但是在物价方面,上海可以做到“稳定”二字,因为作为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城市,上海的农副产品等基本生活用品,都有固定的供应基地。
措施1
14省份一把手 亲抓“菜篮子”“米袋子”
法晚记者在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发现,为了能把物价水平拉下马,稳定市场价格,上海、江西等14省份又恢复了“菜篮子”、“米袋子”由当地一把手行政首长负责制,另有8个省份虽没有恢复“菜篮子”、“米袋子”行政首长负责制,但明确提出了要抓好新一轮“菜篮子”、“米袋子”工程。
所谓“米袋子”,就是指粮食,或说主食,如大米、小麦等的生产、供应和市场稳定。而“菜篮子”就是指副食品,如猪肉、玉米等。
◆分析◆
行政首长负责制 中低收入最受益
专家称,所谓的“米袋子”、“菜篮子”行政首长负责制,就是一个行政问责制,其目的就是要把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官员身上。各地一把手要确保稳定生产和市场供应,加强市场和价格监测,要建立稳定的生产基地来调剂余缺、稳定价格。
从1985年起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的粮食产量不如现在这么丰足,所以那几年就实行“米袋子”、“菜篮子”行政首长负责制。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粮食以及各种食品产量大增,行政首长负责制就暂时被取消了。
此后,“米袋子”、“菜篮子”的价格基本上靠市场来调节。
而从去年开始,随着物价上涨,“米袋子”、“菜篮子”行政首长负责制又再度被提起。
专家称,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必要时实行强制行政命令稳定物价,在政策的庇护下,中低收入者可以减少高物价带来的生活成本的压力。
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后,各地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手段直接调控市场价格,比如在某个地区设置几个农产品售卖点,通过政府补贴,限制各项农产品的最高售卖价格。
此举受益最大的是城镇的中低收入阶层。因为在农村,农民们有耕地,基本上可以做到自给自足;在城镇,对收入较高的阶层来说,农产品价格上涨不会对他们产生太大的影响。
措施2
17省份表示 社保与物价挂钩
另外,北京、上海、吉林等17省份在报告中表示,会密切关注物价走势,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
17个省份要实行社保与物价上涨联动机制
吉林、陕西、青海、江苏、贵州、内蒙古、宁夏、海南、北京、福建、浙江、河南、山东、重庆、四川、上海、湖北。
◆分析◆
建立联动机制 越快动手越好
专家说,17省份表示要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这是可以做到的,也是应该做到的,而且这一机制的建立应该是越快越好。
一方面,因为物价上涨的问题这些年一直存在,而当通胀成为一种常态时就更需要有稳定的制度安排,来保障社会低收入人群,抵消物价上涨给他们带来的部分生活压力。
另一方面,在通胀压力下有必要保障固定收入者或者相对低收入者的福利水平不至于下降过快。
现在这种做法实际上和国际惯例的方向是一致的,表明我国正在靠近国际惯例,但还没完全进行改革。
真正的国际惯例应该是一种动态的、制度性的调整,比如假定每一年物价指数上涨5个点,那么我们的失业救助、抚恤津贴,包括固定工资都应该自动上涨5%,这就是指数化。其实,也就是要在物价与这些内容之间挂钩。
“菜篮子”“米袋子”
14省份一把手负责
新疆、江西、山西、云南、黑龙江、海南、河南、甘肃、湖南、山东、广东、安徽、上海、湖北
另有8省份报告
提到“菜篮子”“米袋子”
辽宁、吉林、青海、贵州、内蒙古、福建、浙江、广西
报告描述
更多强硬词汇
出现在报告中
在各地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法晚记者发现,今年对“物价”的描述,出现了更多强硬的词汇,比如:严厉打击、坚决遏制、坚决查处、抓紧出台、惩处等,类似的词汇在每个省份的工作报告中均至少出现两个。
青滇二省对物价
提及多篇幅大
政府工作报告对一个关键词的提及次数,决定了这个地区新的一年的工作重心或者侧重点。
在31省份工作报告中,“物价”二字提及次数排名前五的依次是青海、云南、上海、江苏、内蒙古。
在有关物价的论述篇幅方面,青海依然占据首席,物价论述所占整份报告比例是2.55%;此外,云南、北京、吉林、湖南位列前五。
报告提及物价次数(前五名)
地方 次数
青海 12次
云南、上海 7次
江苏、内蒙古 6次
有关物价篇幅比例(前五名)
地方 比例
青海 2.55%
云南、北京 1.9%
吉林 1.6%
湖南 1.5%
专家支持
周清杰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牛凤瑞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研 究中心研究员
徐逢贤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 所高级研究员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