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金融监管 >> 正文内容

央行警示金融及支付机构:别利用新业务洗钱

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4年08月22日

    北京商报讯(记者 马元月 岳品瑜)“洗钱”事件频繁也反映出目前反洗钱局势的严峻性,这也引起了监管层的注意。央行网站昨日公布了反洗钱形势通报会内容,并要求强化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利用新兴业务进行洗钱的风险管理。

  按央行定义,洗钱就是通过隐瞒、掩饰非法资金的来源和性质,通过某种手法把它变成看似合法资金的行为和过程。主要包括提供资金账户、协助转换财产形式、协助转移资金或汇往境外等。

  央行副行长李东荣表示,要深刻认识当前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工作形势,明确工作主线和方向,在反洗钱领域坚持风险为本原则,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在资金转移境外市场需求很大的情况下,受到个人5万美元的换汇额度限制,不少专业人士或者专业机构开始提供各种洗钱渠道。此前,多家银行曝出通过新兴业务涉嫌违规洗钱,引起了社会各界对于反洗钱的广泛关注。对此,李东荣表示,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要强化新兴业务的洗钱风险管理。

  此前,央行揭秘了六种洗钱方式,包括:用现金走私来转移;非法买卖外汇、跨境汇兑的地下钱庄;通过少报出口多报进口的贸易洗钱;以企业正常海外投资的形式转往国外;使用信用卡大额消费或提现来实现资金向境外转移;利用离岸金融中心。

  另外,据央行报告,资金转移境外的目的地主要集中于北美、澳大利亚、东南亚地区,而那些洗钱者则会遍布世界各地。涉案金额相对小、身份级别相对低的,大多就近逃到我国周边国家,如泰国、缅甸、马来西亚、蒙古、俄罗斯等。而案值大、身份高的大多逃往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等。

  对于下一阶段的要求,李东荣表示,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需密切关注和跟踪国际反洗钱监管制度变化,建立统一高效的洗钱风险管理体系。

分享:

来源:北京商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