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高层声音 >> 正文内容

杨凯生:“工行三年内不再融资”不食言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聂伟柱 洪偌馨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04日

   

     去年完成约700亿元再融资之后,工商银行(下称“工行”)于2010年提出的“未来的三年内不会有再融资”的说法没有改变。这是全国政协委员、工行行长杨凯生昨日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透露的。

    杨凯生还表示,今年工行的信贷规模与去年相比略有降低。据工行知情人士透露,工行今年的信贷规模定为8800亿元。而对于央行今年祭出的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动态调整措施,杨凯生表示:“央行对信贷规模的管理,采用了更加市场化的方式。”他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第一位对此给予公开回应的。

    去年再融资700亿

    3年内不再融资

    截至2010年9月末,工行核心资本充足率9.33%,资本充足率11.57%,受A股发行可转债的影响,资本充足率比2010年6月末提高0.23个百分点。若算上去年第四季度完成的450亿元配股融资,工行资本充足率还将有一定程度的上升。

    尽管如此,工行等商业银行面临的监管环境却日趋严格。目前,银监会酝酿已久的监管新四大工具,即资本充足率、流动性比例、杠杆率、拨备率正在迅速落地。

    其中,资本充足率方面,最新的方案对核心一级资本、一级资本和总资本的最低要求分别调整为5%、6%和8%,较原方案拟定的6%、8%和10%分别下调了1~2个百分点,但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仍比巴塞尔协议Ⅲ(4.5%)严格。

    尽管新方案指标有所放宽,但业界仍普遍认为,监管新工具实施之后,银行融资压力将加大。正是由于此种原因,目前已有部分银行打破上轮融资时表示的“三年内不再融资”的承诺。

    例如,民生银行2月公布了其A股发行200亿元可转债、H股增发融资90亿元,合计融资290亿元的再融资计划。而2009年11月,民生银行在香港交易所挂牌上市,行使“绿鞋”后,融资约267亿元。当时,民生银行管理层曾经表示“三年不再融资”。

    信贷规模管理更加市场化

    尽管预料到监管标准可能提升,杨凯生仍然表示,工行去年承诺的“三年内不再融资”未变。他认为,商业银行要探索出一条资本节约型的发展模式,即总资产规模不无限扩大,但是盈利能力却可以持续增长。

    事实上,为了控制银行信贷增长,除了来自银监会的硬指标约束外,今年央行也祭出新的调控工具——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动态调整措施。差别准备金的动态缴纳要考虑金融机构的系统重要性、资本充足率、稳健经营等综合指标。

    “央行对信贷规模的管理,采用了更加市场化的方式,它并不是简单的下达一个额度。”杨凯生认为,这些都是管理模式的创新,对于宏观经济的稳定,包括控制CPI的增长都是有益的。

    杨凯生的此番表态,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第一位对央行此种调控方式给予公开回应的。他认为,央行希望控制全社会的融资总量;而对商业银行动用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则能调控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

    2011年以来,央行开始在货币信贷调控中运用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工具,已对40多家资本充足率较低、信贷增长过快、顺周期风险隐患增大的地方金融机构实施了差别准备金率要求。

分享: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