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解放创新活力 让科技人员受到更少负向束缚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17日

    本报评论员

  发展无止境,改革无尽时。

  是否改革是由发展决定的,如何改革是由问题导向的。没人能够否认,40年来,包括科技体制改革在内,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没发展起来时有没发展起来的问题,发展起来后有发展起来后的问题。发展仍然是我们的第一要务,老问题解决了又会出现新的问题,改革永远都将在路上。

  新时代要求我们通过改革进一步强化创新理念——

  40年前的改革开放是由思想解放引领的,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仍需通过思想解放引领。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到人才是第一资源,再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一个个深深打上时代烙印、闪烁着时代光芒的战略判断,本身就是思想解放的产物,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至为宝贵的经验。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我国科技正处在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转变的新时期。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思想的大解放、再解放,真正把创新发展的新理念树立起来,引导优质资源要素真正围绕创新进行优化配置,让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真正在新时代中国落地生根。

  新时代要求我们通过改革进一步释放创新动能——

  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是多年来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关键命题。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创业、成果转移转化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加快完善,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的改革加快突破,目前科技进步贡献率已提升至57.5%,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持续提高。

  目前,我国新旧发展动能转换正处在不进则退的关键时刻,进退之间,我们尤其需要防止新旧动能转换“青黄不接”的情况发生。而这所有的一切,都有赖于深化以科技体制改革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改革,把经济发展的创新动能更好更快更多释放出来。

  新时代要求我们通过改革进一步解放创新活力——

  创新的强劲活力源于优良的创新生态。多年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科技评价激励制度、人才管理和流动制度、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制度持续改革、不断健全,“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激发了产学研和大中小微企业等各方面的创新热情,全社会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日益优化。

  面对新时代新要求,我们需要更好发扬“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精神,把科技体制改革推向全面深化,系统提升科技创新服务能力,让科技人员、企业家和创业者等创新“细胞”受到更少负向束缚,让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等创新“主体”得到更多正向激励,让各类创新细胞、创新主体聚变而成的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充分展现其涌现价值。

  改革没有完成时,行动最有说服力。让我们以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

分享:

来源: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