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遵循全球经济融合大势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04日

    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大潮推进之际,出现了一些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的杂音,所幸在二十国集团(G20)等多边和双边协调机制作用下,全球经济仍将受惠融合大势。

  本周一(12月3日),A股上演大反攻,沪指上涨2.57%,深成指、创业板指涨幅均超3%。欧洲股市亦全线上涨,美股较大幅度高开。同时,国际油价也一扫近两个月阴霾,布伦特和NYMEX原油双双大涨4%。此番国内外商品、股票的上涨,正是缘于G20会议期间展现的全球经济体相向而行趋势。

  11月30日至12月1日,G20领导人第十三次峰会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经各方努力,峰会总体释放了积极信号并达成较多务实成果,就世界经济、数字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基础设施等重要议题基本达成共识。

  即便是被认为很难协调的贸易和多边主义议题,各方也都致力于弥合嫌隙。G20公报提到,“各方也注意到当前的贸易问题”、“重新承诺共同改善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国际贸易和投资是增长、效率、创新、就业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多边贸易体系对全球作出过贡献,但目前暴露出缺陷并存在改进空间”。至少可以看出,G20各方对于全球经济融合总体上都抱持积极的态度。

  随即,备受瞩目的中美领导人座谈会也如期举行,并取得积极成果:双方同意停止进一步加征关税,两国同时将加紧谈判,争取取消所有附加关税。

  之所以需要各方一同努力推动经济全球化,因为这是不可逆且让全世界普遍受惠的。海关总署最新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截至11月中旬,进出口总值已超过去年全年,同比增长近15%。这还是在贸易摩擦影响已初步显现的背景下取得的。

  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可以说,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是中国经济近几十年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当然享受经济融合红利的不仅是中国。最近十余年,亚洲地区内贸易额从8000亿美元增长到3万亿美元,亚洲同世界其他地区贸易额从1.5万亿美元增长到4.8万亿美元,表明全球都从开放合作中获益。与此同时,中国制造也从深耕美、欧、日等传统市场,到加大对拉美、非洲、亚洲等新兴市场的开拓。

  然而,由于经济全球化之下各经济体的开放融合,或多或少地让部分国家(地区)的部分行业、人群受到冲击,因为受到原材料、人力成本和市场的影响,以逐利为目的的企业会趋利避害。这也是近年逆全球化和贸易孤立主义“杂音”的主要成因,其负面影响也日益显现。

  显而易见,如果任由各经济体纯粹出于自身利益相背而行,不尽早就短期应对措施和中长期解决方案达成全球共识,世界经济动力不足风险、全球治理风险、国际发展失衡风险等将不断累积并交互传导,世界经济再次面临危机并非耸人听闻,届时可能重现以经济失速、投资贸易失衡、不平等加剧、就业市场不充分等为主要特征的危机情景。

  因此,面对当前全球经济发展的十字路口,各经济体应遵循全球经济融合的趋势,通过不断磋商与让步,尽力弥合嫌隙。

  今年以来,中国就朝着这个方向加速前行。连续下调象征贸易壁垒的关税,从11月1号开始,我国关税总水平已降至7.5%。上月初,第124届广交会和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先后在广州和上海举办,前者来自215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采购商189812人到会,累计出口成交2064.94亿元;后者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3600多家企业参展。

  应该说,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理应逐步降低贸易壁垒,同时也期待其他国家相向而行,共同推动全球经济走向互赢的康庄大道。

分享: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