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不限量套餐全面更名 运营商请少些套路吧

来源:新京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8年10月10日

    议论风生
 
  运营商在营销上进行创新,本无可厚非。但这样的营销应该是有底线的,遵守法律,尊重消费者权利,让人明明白白消费。
 
  近日,据媒体报道,曾被称为各种套餐中“忽悠之王”的不限流量套餐终于“消失”了。在被工商认定为虚假广告、遭消协质疑、工信部也点名批评勒令整改后,记者获悉,上市一年多后,重压下三大运营商已叫停“不限量套餐”的说法,改头换面后亮相的则是“畅享套餐”等。
 
  实际上,早在2014年,美国就有运营商推出了不限流量套餐,同样采用了达量降速的模式。而国内三大运营商所推出的不限流量套餐,也不过是“挂羊头卖狗肉”,超过一定流量就得限速甚至停止上网服务。
 
  运营商宣称“不限流量”,导致消费者对网络流量的使用量大幅上升,而这给运营商的移动网络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对此,运营商只能对用户采取限速,甚至停止上网服务的策略。
 
  但运营商在推广这个套餐时,为了吸引消费者,以“不限量”为噱头,而“限速”等服务条款则故意“小写”,如此一来,给消费者造成很大误导,花了不该花的冤枉钱。如今,不限量套餐改“畅享套餐”,显然更名实相符。
 
  “不限量套餐”虽然取消了,但运营商各种蒙人的营销套路依然不少。近日,湖南长沙还出现了“上网6小时欠费1万8”的个案,虽然事情曝光后,运营商道歉,但这件事暴露出,通信消费的陷阱实在让人防不胜防,消费者一不小心,就会栽进去。
 
  提速降费已经进行了一轮又一轮,尽管运营商纷纷晒出靓丽的成绩单,但大部分用户的感觉并不明显。提速降费,消费者为何缺少获得感?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运营商营销套路实在太多,让消费者一次次被忽悠,难以看到真正的实惠。
 
  例如运营商们一再表示不会“杀熟”,但却在暗地里设置各种门槛,不给老用户办理新套餐。有的运营商会给用户推一些“优惠套餐”,但“试用期”一结束,套餐的价格就会悄悄调高……
 
  运营商为了争夺用户,在营销手段上进行创新,本无可厚非。但这样的营销起码应该是有底线的,遵守法律,尊重消费者权利,让人明明白白消费。如果把营销变成了噱头,玩各种蒙人的套路,这样的营销其实就是变相的欺诈,不仅为法律所不容,更会遭消费者的唾弃。
 
  “不限量套餐”全面更名,这是一个积极讯号,希望运营商们今后少些“套路”,多些真诚,以实实在在的优惠,让利消费者。
 
  □于平(媒体人)

分享:

来源:新京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