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加强经济政策的系统性与协调性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    发布时间:2018年09月11日

    日前,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第三次会议,分析当前经济金融形势。会议强调,做好当前金融工作,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遵循既定方针,抓住关键问题推进工作。
 
  此次会议要求在宏观大局的变化中把握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充分考虑经济金融形势和外部环境的新变化,做好预调微调,但也要把握好度。
 
  自年初以来,国内外环境发生了一些变化,中美贸易摩擦的不确定性也影响了国内金融市场,改变了宏观环境的稳定性。为了应对新变化,需要对既定的一些政策进行预调微调,以稳定市场情绪与预期,缓冲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但是,就像此次会议提到的,预调微调要把握好度,保持战略定力。
 
  当前,在结构性去杠杆的大背景下,如果贸然放水刺激经济,会加大市场的悲观情绪,因为大幅放水会给市场一种“危机降临”的暗示,同时,就长期而言,放水会产生更加恶劣的后果。
 
  除了保持战略定力,不能过于慌张过度反应之外,最重要的是,面对一个不确定性的环境,为了维持宏观稳定性,必须在制定政策时强调协调性与系统性。如果不加以协调,一些从局部看是正确的决策,由于结构性因素的存在,可能引起系统的不稳定性,甚至会强化结构失衡,制造新的风险。
 
  尤其要考虑的是,我们是一个转型经济体,有很强的结构性挑战,又遇到一些周期性问题,同时面临外部的不确定性。因此,我们主要的挑战是内部的,是结构性的,外部的不确定性会带来一些有限的冲击,但主要是影响预期,从而让国内结构性问题更复杂,局势更敏感。这要求在宏观层面制定系统性的方案,在微观层面要更加细致与精准,做到宏观与微观的协调一致,避免政策失误为市场雪上加霜。
 
  德国在1980年代与日本一起货币升值,但避免了日本式泡沫经济风险;后来又躲过了美国次贷危机与欧洲债务危机。德国总是成为“例外”,值得我们学习。德国政策制定与改革方案的特点首先是稳健与谨慎,其次是注重系统性、协调性以及前瞻性。
 
  比如,让德国躲过10年前次贷危机冲击的一个主要原因,是20年前德国时任总理施罗德制定的“2010年议程”,改革计划几乎涵盖了社会经济各个方面。在降低税率、劳动力市场和福利制度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性改革,增强了德国经济的竞争力,审慎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让德国避免了“泡沫”。在德国人看来,通过赤字财政刺激需求只会导致未来新的不平衡不稳定。
 
  中国改革需要一个系统性的方案,现在尽管有了新的发展理念与发展目标,但经济政策主要是适应性的。现在,外部的不确定性是短期的变化,需要着力解决的是长期积累的结构性问题。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是为了解决结构性问题,微调预调则是应对短期变化。
 
  此次会议也提出,“加大政策支持和部门协调,特别要加强金融部门与财政、发展改革部门的协调配合,加大政策精准支持力度,更好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从最近国常会回应社保征管、创投税负等社会关切的问题看,政策协调性正在加强。应该进一步为企业有效减负,消除减负同时企业负担更重这种自相矛盾的现象,强化政府信用。
 
  协调性可以处理短期问题,但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顶层设计的系统性。目前,中国有了新的发展理念,同时制定了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而且正在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
 
  具体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提出一系列的改革目标。因此,在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之下,要增强短期政策的协调性,更要完善改革的系统性与可执行性。

分享: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