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融时报 马梅若 作者: 发布时间:2018年08月14日
日前,有媒体报道,山东省德州市的一家辣酱企业,通过无还本续贷政策,得以不用归还银行本金,就能获得银行继续贷款。报道中,山东德州银监分局副局长王国恩说:“目前办理无还本续贷业务后,还没有发现一笔不良贷款。”
点评:“无还本续贷”引发广泛热议。尽管此前这一操作已有多个实例,但舆论焦点仍然集中在如下几个问题:一是无还本续贷的标准是什么,是否存在“银行通过续贷人为操作贷款风险分类,掩盖不良贷款的真实水平”;二是原本针对小微的无还本续贷政策也扩展到部分大型国企,政策是否有滥用之嫌;三是所支持的企业是否真正具有市场竞争力,此前享受过无还本续贷政策的企业现在发展如何?毫无疑问,比起此前“借新还旧”之间高额的过桥费和冗余的手续,“无还本续贷”是一个高效、节约资金成本的尝试。要让善政最大程度发挥效力,就必须以明标准、严审核来确保政策发挥最大效力,优化资金配置。否则一旦沦为部分企业、机构的“无需偿还之贷”,可能导致更大的风险隐患。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