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李宇嘉:“成都式”维权,既得便宜又卖乖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8年07月30日

    这一出时代乱象,到最后还是要以放开价格来解决,人们真应该从中吸取一些教训。
 
  抖音上火得一塌糊涂的新一线网红城市成都,其楼市也是“不惊人、死不休”。 4月份摇号抢房最盛行之时,成都不仅“逢盘必摇”、动辄万人摇号,而且中签率低至1%,成为最难买到房的城市。7月25日,顶着36度的高温预警,1000多成都市民来到房管局,他们有了一个共同的诉求——维权。多数人手中都拿着一张白纸,写着维权楼盘的名字,还有口号“给明细、退公摊,百姓诉求很简单”。
 
  卖房时言之凿凿,3000元的精装修标准,交楼时货不对板,甚至是劣质装修,人为扩大公摊面积,如此不守合同,维权确实有理,过去就常有此类案例见诸报端。但怎么一下有包括TOP10在内的30多家开发商一致“奸诈”起来呢?要怪,就怪成都的限价政策,逼得开发商如此。检验人性贪婪,只要在眼前摆一点诱惑,成都限价政策下买到的房,是用手摸得到的发财。4月份,成都一二手房价倒挂,差价多则1万少则5千。
 
  这导致两个极端现象,一是开发商干脆“不卖啦”。某地王项目没有申请到保本的预售价,不得不请蓄好的购房者喝咖啡,把诚意金退掉散客了。愿意拿到市场上卖的,都是2016年地王年之前的低地价项目;二是市民看到了“天上掉馅饼”,无脑抢入,有人甚至把乡下70岁的奶奶请来摇号,以提高中签率。
 
  这种情形之下,精装修“以次充好”就难免了。照理说,装修是差一些,但政府也出台了装修价不高于3000元的上限。总的算下来,业主还是赚大发啦。我们可以说他们“得了便宜还卖乖”,但明摆的利益不争取,不是傻瓜吗?我们更应该检讨公共政策,是政策让人性变味、乾坤颠倒。合同上白纸黑字,3000元的精装标准,但谁都看出来的劣质装修,你能怪小业主挑刺吗?小业主闹事的理由是拿的上台面的,而政府默认通过精装修“以次充好”来涨价是拿不到台面上的。
 
  成都小业主维权,6月26日已经闹过一次了,此番再上演,正是抓住了地方政府的“痛点”。百姓呼声是正当的,加上维稳重中之重,“不良”开发商自己搞定吧。于是,就有了精装修施工要申请许可,提交第三方核价报告,有问题的项目要整改等等。如此一来,供应又下来了。怎么办呢?解铃还须系铃人,5月份被监管层约谈以后,成都房管部门迅速在《成都面对面》栏目,首次承认正在与国土局“研究房价与地价联动挂钩机制。也就是,把真实的房价还原出来。
 
  近期,成都楼市“正常”了,2016-2017年密集出让的高价地开始推盘。今年3月份,某地王项目推出一期,均价为1.1万元;7月份刚刚批出的二期,价格升至1.8万元,开发商坦言,终于不用赔本卖房啦;新房继续摇号开售,但中签率从4月底的不到1%,大步提升到170%,老百姓不抢房了;5-7月份,成都月均入市房源量接近2月和3月的总和,比4月增加了2441套房源。
 
  不尊重规律,甚至逆规律行事,结果是灰头灰脸、一地鸡毛,撞南墙后还得返回来。
 
  近期,国家统计局发布6月份70城房价,63个城市上涨,济南、福州、广州、成都、武汉和郑州等城市,出现明显跳涨。不是严厉控制房价吗?怎么涨起来了呢?原来都和成都一回事。回顾一下这件事,难道是开发商错了吗?好像不是;难道是小业主错了吗?也不是;难道是政府错了吗?也不是。这一出时代乱象,到最后还是要以放开价格来解决,人们真应该从中吸取一些教训。
 
    (作者为资深地产研究人士)

分享:

来源:证券时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