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龚璨:藏粮于地及藏粮于技的投资逻辑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8年07月18日

    龚璨
 
  今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也是以农村改革为发端的改革开放40周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我们认为,资本市场上可以聚焦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这样的投资逻辑。
 
  中共中央《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守耕地红线,稳步提升耕地质量,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大规模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已经由千百年来以人畜力劳作、分散式的小农经济,转换到了以机械化、规模化、集中化作业为主的现代农业经济。然而,稳定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都离不开土地要素的刚性投入,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新增高标准农田8000万亩以上——田成方、木成林,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灌溉设施好,土壤肥力高,便于机械化大面积生产。这样的农田,原本以东北平原、四川平原和两湖地区为主,但对于东南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的福建、广东、江苏、浙江地区,同样具备科技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后发优势。
 
  2018年,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改革开始破冰,土地改革制度性红利有望加速兑现,这对于地处经济较发达、农地总量并不多的沿海省份、拥有较高农用土地、宅基地流转储备的资源型上市公司而言,无疑将面临更好的价值重估机会。从藏粮于技的角度来看,农田水利方向值得积极关注。
 
  水利工程方面,水利部公开信息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累计有129项工程开工建设(含重大水利工程7项),在建工程投资规模超过9500亿元。完善水利基础骨干网络,铸就治水兴水的“国之重器”,农田水利工程不可或缺、举足轻重。按照规划,今年年内中央财政将安排225亿元支持各地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并另外再安排15亿元支持各地全面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我们认为,农田水利工程与防汛抗涝工程具备强替代性,对于抽/排水泵机、环保塑料管材类上市公司或将叠加受益。
 
  (作者系怀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

分享:

来源:证券时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